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亚于战场,无数的投资者和创业者在商海中前赴后继。而在浩瀚的商海中,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以其过人的经商天赋和精于计算,大胆敢闯的创业精神,务实而不空谈的开拓意识,全球广泛的分布和庞大的经济实力而享有“东方犹太人”的美称,他们就是潮汕商人。
东方犹太人
在这些潮商中,他们有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谦虚好学,善于观察,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有的一贫如洗,没有身家背景,但是勤奋踏实,敢于拼搏,最终傲立潮头,屹立商海。强烈的经商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已成为潮汕商人带给世人不可磨灭的烙印,而用这一历史渊源文化来解释潮商的成功就不为奇了。
“无潮不成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潮商”。这是商界人士对潮商的评价。他们就像清雍正之后“来往东西洋”,“经营南北行”足迹遍及东南亚甚至全球的红头船海贩商人,只要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在风浪锤炼中不断壮大。林义顺、陈慈黉、陈弼臣、李嘉诚等一批世界级商业巨子的出现使潮商声名鹊起。
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时候的潮商走出本土,抓住机遇,闯珠三角,入沪宁杭,涌现出了一批前途无量的潮商后生。他们的崛起成为潮商的一个明显标记: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诚信经营。一批年富力强的新潮商伴随着年轻的中国市场一同成长,迅速地积累起自己的财富,成为国内商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去年11月公布的“福布斯中国百名富豪榜”上,潮商就达五位。其中马化腾进入前10名,证实了新一代潮商的实力。
新一代,新经济
这些新一代潮商的精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时期,已经学会用虚拟的经济之手把无地域公司办得有声有色,学会用国外的技术和资本赚外国人的钱,学会用资本的杠杆撬动知识经济的发展。他们和早年漂洋过海的老一辈潮商一样,正殊途同归地走向国际化的道路。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几位国内潮籍企业家中,最年长的只有55岁,最年轻的只有38岁。新一代潮商精英的出现给潮籍商帮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活力不仅来自他们自身的年轻,也来自他们各自行业背后所代表的新经济。
作为中国目前最会赚钱的群体之一,新潮商的出现令世人瞩目,而他们屡创传奇的背后则是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的潮商精神。90岁的香港潮籍知名企业家陈伟南先生认为:虽然时代不同、环境也有所不同,但潮汕人经商的成功背后仍然有着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等为人所不及的优点。
而不少新潮商的成功之路也证实了这一点,在采访中,他们都向记者提到了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等潮商精神在自己事业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以马化腾、朱孟依、周泽荣、李泽楷等为代表的年轻潮商,他们是和年轻的中国市场一同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为他们提供前所未遇的商机以及更为广阔的平台。他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走出家乡到各地经商创业。二十几年前,最早的大陆音像市场是潮汕人车推肩扛主打天下;奇巧实用的塑料制品、五颜六色的化纤服装等随着潮汕推销员的脚步销遍全国。而今,汕头已成中国音像产业重镇,塑料制品、塑料机械制造重镇。不少汕头人成为我国音像产业的制作、生产、出版、发行一条龙的领军人物。
无论是“国美电器”、“京文唱片”,还是“中凯文化”“腾讯QQ”或是“合生创展”、“齐心文具”“澄海玩具”、“潮南电子”,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背后都有潮商创业的传奇。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刚刚活跃起来,都有潮商勤奋拼搏的身影。
如今,新一代潮商的身影不仅遍及海内外,在国内,几乎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在经营上取得重大成功的潮籍企业家和市场。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上的定位越来越明晰。2008夏季达沃斯论坛选择在天津,再一次展示了这里的潜力与活力。天津,成为中外成功人士聚集地,也成为中外潮商追梦的新领地。现在天津的潮汕人有3万多人,3万精英撑起一片天。从事着房地产开发、建筑机械、设备工程、文化印刷、建筑装修工程等行业。基本上都是以潮汕人为主导,而且汕头本土的电缆通讯企业也扎根天津,比如上市公司南洋电缆进军天津,已经开辟出一片天地。
在长江上游的山城重庆,三万潮商什么赚钱就卖什么,扎堆重庆玩转电线电缆。近日,重庆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李水鑫告诉记者,重庆市民耳熟能详的宇邦、南方阻燃、渝丰、燕牌等电线电缆品牌,都出自潮商之手。据估计,“潮商造”电线电缆占了重庆五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的潮商名流、商界精英,特别是海内外工商巨子纷纷抢占上海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上海投入巨资,至今在上海投资已超百亿元。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如李嘉诚的集装箱码头,林百欣的香港广场,罗康瑞的新天地和谢国民的正大广场以及盘谷银行上海分行,可谓在上海的投资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上世纪90年代,一批新生代又在上海各领风骚,如占据上海每个商区重要位置的国美电器;房地产业上的金明大厦和金明投资集团所属房产、宏伊大厦、徐家汇国际大厦、瑞安广场、经纬绿洲、恒仁广场等。据初步统计,投资上海的潮商企业年上缴税金上百亿元并以年均3%至5%的速度递增。广大潮商将上海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办好自己的事业同时也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家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上海的潮籍乡亲已达60多万人,工商人士近10万,拥有企业近万家。注册资金超过300亿元,真正运作资金近千亿元,日益成为一支投资上海、建设上海的生力军。
商海无疆,潮声不息。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潮商。
新一代潮商已扬起自己的风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