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洼镇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鲁山县

梁洼镇位于鲁山县城东北15公里处,古称桃花店、应源镇、锡安镇。1956年建梁洼中心乡,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建镇。古称桃花店、应源镇、锡安镇。1997年,面积63.5平方千米,人口3.2万,辖梁洼西街、梁洼东街、梁洼南街、梁洼北街、张相公庄、泉上、段店、北郎店、南朗店、楝树店、郎坟、许坊、保障、鹁鸽吴、八里坪、连沟、半坡阳17个行政村。

据明嘉靖《鲁山县志》记载:昔晋太子潜龙尝避黄墩之难经此,谓桃花殊盛,即称之桃花店。聚落遗址在镇西南500米处,民国年间还有一座寨门楼和破损的青石牌坊。清咸丰到同治年间,战乱频繁,附近村民联手,短短45天筑起周长2.5公里、十几米高的寨墙,开有"望嵩"、"展露""临应"、"迎旭"、"镇华"五座寨门。寨墙外修有两丈宽的寨壕,水深七八尺。青砖老墙石头寨,黛瓦板门货店街,到清末,镇里经营陶瓷的有16家,粮行7家。到民末,商户多达93家,双日为集。上世纪50年代,镇中还有南、北老君庙、关爷庙、山陕庙、孙堂庙等。中有四座庙宇都有大殿、卷棚(拜殿)、戏楼、东西廊房。这些庙宇大多毁于"大跃进"时期,只有梁洼中学院内还有几间关爷庙的古建筑尚存。

早在公元前140年,这里就有人开始采煤。清嘉庆元年(1796年),这一带采煤已成规模。据《鲁山县志》载:彼时有地方无赖诱卖贫民强迫下窑为"死拨子",知县董作栋亲诣煤窑,放出被羁者300人。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梁洼营盘坑、郎坟、段店一带小煤窑已发展到48眼。"虽不敢妄言古镇是因煤而兴,这里制陶、冶铁、烧瓷的工艺可谓年代久远。东坡有唐代冶铁遗址,郎店亦有宋代冶铁遗址。境内闻名海内外的段店唐代瓷窑遗址,出土有唐钧、宋钧、元钧、唐三彩、鲁山花瓷、宋汝官瓷、三彩珍珠等。1999年,定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的梁洼镇,因矿产资源丰厚,百业兴旺,依然是鲁山县的经济重镇。

梁洼镇北门外与石龙区交界处的赵岭村南坡,为古应河源头,当年的西寨门就叫临应门,梁洼镇也曾名应源镇。上世纪90年代初,应河源头的泉水还很旺,一溪清流曲折蜿蜒,到宝丰县张八桥镇的外良庄自然村,水幅三四米,摆行石头才能过。而今沟水枯弱,外良村50亩水面的小水库也已名存实亡,应河古源已断绝。

杨阳(2015-06-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