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红荔枝,简称三月红,为荔枝的一个品种。因该品种在农历三月下旬成熟,故名三月红,属最早熟种。该品种果实呈心脏形,上广下尖;龟裂片大小不等,排列不规则,缝合线不太明显;皮厚,淡红色;肉黄白,微韧,组织粗糙,核大,味酸带甜,食后有余渣。
中文学名:三月红荔枝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无患子目Sapindales
科:无患子科Sapindaceae
属:荔枝属Litchi
种:荔枝
分布区域:广东广州、中山、粤西一带,海南等
植株中等大,树冠扩展,30年生树高约5米,冠幅6~7米,主干周径80厘米,树皮平滑,黑褐色,枝条粗壮、较疏、木质脆。小叶2~4对,对生或互生,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叶面青绿,叶背灰绿色,叶缘略呈现波纹状,叶肉薄而软,长8~12厘米,果大,心形或歪心形,纵径3.7~4.5厘米,横径3.9~4.2厘米,平均单果重37~42克,有大小果;果皮鲜红色,较厚而脆,龟裂片大而平、大小不等,部分龟裂片中央有小的锥尖状裂片峰,裂纹浅窒窄比较显著,缝合线不明显;果肩较宽),果梗黄褐色,直径3.5毫米,果蒂直径4毫米,种柄黄褐色成块状,有涩味;果肉白腊色,厚约1.4厘米,肉质粗带韧,多汁,熟时甜中带微酸,果大,单果重37~42克,可溶性固形物为17.5%,含酸量0.30%,可食率67~70%,100毫升果汁中含维生素丙54.56~57.46毫克,酸0.32~0.37克;种子不饱满,常退化,淡褐色,长2.3~2.5厘米,宽1.2~1.6厘米。
月上、中旬果熟,在水肥较为充足的堤围、塘及其他近水的地方生长较好。耐湿、耐涝。产量稳定。三月红适合在肥水充足的地方栽培,在水边栽培尤为适合。
该品种在中国各产区的成熟期最早(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为广东省荔枝最早熟品种,品质风味较好,但肉质稍粗,味带微酸,适于鲜食。品质中等,未充分成熟的果实偏酸。近年选出的新品系“细核三月红”品质较好,但丰产性不如大核三月红。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在荔枝生产布局中,对于延长供应期,有重要作用,适宜繁殖发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