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一吴川人的早餐
这个时节,不管你如何快乐不知时日过,但街上的粽子、艾叶的香味,还有江湖上传来的龙舟锣鼓都在提醒你,端午节即将到来。
五月初一吴川粽子大量上市
插艾叶 洗疮癞
在吴川,与端午节有关的活动在农历五月初一就陆逐开始了。初一这天一大早,梅菉各个市场的路口的地摊上都摆满了草药,这些草药是新鲜采摘的,还带着青气和泥土的方香。里面有艾草、桃叶、香茅、苦草、陌药等十多种,扎成一束束的,每束只卖一元或几毫。吴川人习惯这天拿艾草插门来辟邪招安,初一或初五端午节买草药煮药水午时为小孩洁身沐浴,据传用五月“龙舟水”和草药煮水沐浴,可以洗疮洗癞,健健康康。现在插艾叶的不多了,但洗草药水的大有人在。
五月初一这天最热闹的还是卖的摊档
吃粟米 品古粽
五月初一这天最热闹的还是卖的摊档,除各地同有的古粽外(吴川人叫粽子为古粽),梅菉人还热卖粟米。粟米是用粟子捣粉炊熟做成的,很象年糕,但它保持粟子的天然的黄色,有的加上糯米做成两层的。由于粟米 需要掺和少许食用碱水(俗称灰水)蒸炊才能凝结成型,因而粟米又叫灰水或灰笼,粟米以当地称为鸭脚粟的磨粉炊的为好。
初一这天一大早,梅菉各个市场的路口的地摊上都摆满了艾草、桃叶、香茅等草药,这些草药是新鲜采摘的,还带着青气和泥土的方香。
黄色的粟米色彩诱人、香气袭人,它带有粟子的清香和碱水的独特香味,再浇上黄糖煮的糖胶,又香又甜,风味独特。它和烂镬炒粉一样都是梅菉近郊坡尾村人创制的,同样有几百年的历史,同样是吴川的风味小吃。
力争上游
五月初一吃粟米只是一种传统习惯,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过去也有的人家在这天买粟米和水果拜土地公或天神。粟米平时一样有得卖,不过五月初一这天粟米的销量是平时的几倍,价钱也比平时好。
至于吃粽子,各地的意义都差不多,都与纪念屈原有关。但吴川人吃粽子,有的一边剥包粽子的竹叶,一边说“剥古粽,剥疮又剥癞”,以示祛除疾病,健康平安。吴川人做的粽子多用竹叶捆扎,有的用猪肉、花生、绿豆做馅,也有用香肠、虾仁等做馅的,一、两元钱一个,吃到你满囗生香、满嘴油光。虽然现在不分节气都有粽子买,但五月初一这天集中上市,销量大增,因为这天人们都习惯买粟米、古粽、水果来当早餐。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每年传统的三大节——五月初五、七月十四、年晚三大节之一,习惯上吴川人这天都备酒菜拜神祭祖,一家人团圆吃粽子、吃午饭,然后中午煮草药水来沐浴洁身,祛灾祛病。
扒龙船 赶“水鬼”
吴川是粤西著名的水乡,江宽海阔,河网纵横,自古以来水运发达,赛龙舟活动历史悠久。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沿河各村都有扒龙船的习惯(吴川人叫赛龙舟为扒龙船),直到现在,梅菉、博铺、振文、长岐、兰石、黄坡等地民间都经常有赛龙舟活动,其中以梅菉为最,基本上每年端午节梅菉头的群众都在大塘上扒龙船,前两年还举办了全市性的龙舟赛,围观的群众成千上万。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祟,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吴川各地的龙船多为长条形木船,但梅菉头有几艘水泥制的龙船。这些龙船平时沉在江湖水底,过去博铺等地也有把龙船安放在陆地的木架上,再搭棚架保护的。每年的五月初一前后,龙船就下水或从水底浮起,水手开始训练,直练到初五参加比赛。
吴川各地的龙船造型较为简朴,一般不安装龙头龙尾,只在船头插上队旗,在船尾插一面绘有七星的小旗,并挂上两个波碌(柚子),以示大吉大利。船上方架着一根与船等长的杉木,以加固船身,活象一条龙脊或龙骨。吴川各地的龙船长短不一,长的可坐43人,短的可坐23人。水手一对一对平坐在龙脊的两旁,船中央站着个鼓手和锣手,船尾坐着舵手。比赛时,一声令下,在锣鼓声的协调下,虎背熊腰的水手们统一动作,一齐划桨,他们如蛟龙出海,扬着水花向终点冲刺。每到赛龙舟,吴川都非常热闹,热情的市民重重围观在岸上,他们不时为奋力向前、力争上游的水手们喝采和鼓掌。现场锣鼓声、喝采声、掌声汇成一片气,气氛热烈,激动人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