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特色产业

家乡区县: 内乡县

一、造纸印刷产业

      造纸、印刷、包装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全县现有造纸印刷企业6家,以内乡县仙鹤纸业有限公司年形成30万吨抄纸能力为龙头,以马山口镇、王店镇两家10万吨再生纸项目为两翼,不断扩规模,上项目,育龙头,着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造纸印刷基地。该产业龙头企业内乡仙鹤纸业公司是我县从浙江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2007、2008连续两年被市政府列为市“发动机计划”,并被市政府评为“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6.5亿元,占地近1000亩。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建成年产5万吨制浆,10万吨抄纸能力生产线,主要以麦草浆为主;二期工程投资5亿元,再上马一条年产5万吨制浆,10万吨抄纸能力生产线,以龙须草浆为主;三期工程投资6.5亿元,上马一条年产10万吨制浆,15万吨抄纸能力生产线,以杨木浆为主。三期项目全部完工后,生产的产品涵盖麦草浆、龙须草、杨木浆和各类文化用纸,按“林草浆纸一体化”的思路,将形成年20万吨制浆,35万吨的抄纸能力,销售收入可达25个亿,税利2亿元,可安排1000余人就业。目前,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8月份正式运行,二期工程目前已完成前期各项筹备工作,拟与近期开工。

二、水泥建材产业

     境内丰富的水泥灰岩、玄武岩、陶粒页岩、石墨、海泡石、大理石、花岗石使我县发展水泥冶金建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县共有各类企业98家,以泰隆建材集团为龙头,随着宝隆公司40万吨水泥粉磨站、金兴新型墙体材料等20余个项目的相继投产,水泥建材产业日益成为全县工业支柱产业。泰隆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为该产业龙头企业,公司目前下辖7家分公司,主要包括2005年投产的1条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7年投产的宝天曼公司、2008年9月投产的唐河泰隆公司4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和内乡3家粉磨站、邓州1家粉磨站。随着宝天曼公司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的投产,泰隆集团公司已经成长为南阳市第二大水泥生产企业,第一大民营建材企业。2008年,该公司在内乡实现产值达2亿元,完成税收1400余万元。水泥建材产业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引进资金和项目,支持天瑞水泥、泰隆水泥、南鑫钢厂、宝隆冶金辅料、碳系耐火材料、万基水泥等骨干企业发展,努力打造豫西南水泥冶金建材产业基地。

三、化工地毯产业

      全县共有各类企业33家,骨干企业5家。神威民爆以生产民爆物品为主导产品,现年生产能力达到3万吨,近年来年产值均超亿元;德润化工以生产碳铵和甲醇为主,年产值超亿元,是南阳市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天一密封以生产汽车密封垫为主,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利税突破1000万元;近年来招引落地的华磷复合肥生产项目、乌克化工项目也相继投产,使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南阳市神威民爆有限公司是该产业龙头企业,由原内乡县化工厂在2003年经改制后发展壮大起来的股份制企业,是国家指定的爆破器材生产点。该公司下属六个分厂,员工568人,总资产1亿余元。主导产品为各种型号工业炸药,现有胶体乳化、膨化硝铵、粉状乳化四条炸药生产线及全省唯一一条震源药柱生产线,成为河南省品种最齐全的炸药生产企业。2008年又成立了民用爆破器材专营公司,初步形成了产品直供销售的连锁经营企业集团。2008年实现产值1.1亿元,利税1000余万元。

四、食品医药产业

      现有各类企业6家,目前已形成光友薯业、华泰粮油、银乔粮油、全宇制药为主的骨干企业,2008年实现产值4.2亿元,利税1930万元。该产业的龙头企业河南龙大牧原有限公司是我县2008年招商引资落地上马的大型肉食品加工企业,该公司由我省最大生猪养殖基地、河南内乡牧原养殖公司和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龙大食品集团共同兴办,于08年6月23日正式动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6亿元,由龙大集团和牧原公司各自出资60%和40%,投产后年屠宰生猪100万头,年加工各种猪肉制品10万吨,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9000万元。该公司坚持“出口市场做安全、国内市场做高端”的思路,由龙大集团直接加工出口日本、新加坡,直接销售给中国的日本工厂,在北京、上海等高端超市做样板、树形象。目前,该项目土建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于2009年“十一”前建成试产。

五、机械加工产业

      铸造、机械加工产业也是我县的传统产业,马山牌铁锅、麦山牌面条机曾享誉全国,现有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4家,100万元以上企业36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集中引进资金技术嫁接改造现有企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重点支持麦山集团、天宝石油机械、新星机械、顺天石油机械等骨干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2008年成功招引西峡水泵厂年生产1000万只汽车水泵、1000万支汽车排气管的飞龙“双千万项目”,成为该产业的龙头,并围绕该项目不断拉长产业链条。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总占地面积为420余亩,年可生产汽车水泵、排气管各1000万只。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投资2.8亿元,形成年产汽车水泵、排气管各500万只的能力,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1.5亿元;二期投资3亿元,形成年产汽车水泵、排气管各700万只的能力;三期投资2.2亿元,将可生产1000万只汽车水泵、1000万只排气管,总产值达到35-40亿元,实现税利4亿元,可安排就业人员1500-1600人。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08年6月3日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十一”前可竣工试车。

六、矿产品开发产业

      目前已发现40余种矿产,有开发利用价值的31种,已开发利用23种。现有各类矿山企业135家,以开发金、银、铜、花岗岩、大理石、水泥灰岩等为主,目前已形成以西庙岗、板场、夏馆、乍岖为主的庙岗大理石矿、板场花岗岩集团、众鑫矿业、博达石材等一大批骨干企业。下步计划招商引资对金、银、铜、铁、铅、锌、煤干石、矽线石、陶粒页岩、白云岩等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发,重点是矽线石、水泥灰岩的开发利用。全县境内石灰石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是生产碳酸钙的优质原料;矽线石储量和品位居全国第一,矿物面积约10平方公里,储量2792.4万吨。主要作为高级耐火材料,高级陶瓷原料和高级轻质硅铁合金原料,市场前景广阔。正在洽谈的天瑞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项目计划总投资10.6亿元,选址在内乡县乍岖乡,拟建成日产2×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目前已与内乡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环评报告已经上级部门批复,矿山手续正在办理。

七、旅游产业

      内乡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形成以内乡县衙为龙头的人文景观和以宝天曼为龙头的自然景观两个旅游区。宝天曼系伏牛山腹心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区面积最大、生态最好的原始森林宝库,植物物种2911种,珍稀物种40个,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内乡古城古文化旅游区包括内乡县衙、文庙、宛西自治博物馆、宝天曼自然博物馆、商圣苑五个景点;宝天曼生态旅游区包括宝天曼生态旅游、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天心洞景区、七星潭景区、桃花源景区、让河—挂剑垛景区、云路山景区等7个景点。其中,内乡县衙、宝天曼峡谷漂流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

      内乡县县委、县政府历年来围绕旅游名县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我们以每年不少于1亿元的投入,加快旅游环线公路及其配套建设,提升接待水平,着力打响“一衙一山一水”(内乡县衙、宝天曼景区、宝天曼峡谷漂流)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业活力。2007年,成功入选“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和“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县市级十大目的地”。 2008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00余万元。

八、林果产业

      内乡现有林业用地210万亩,其中已有林地19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20万立方米,经济林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大林业、大生态的局面正在形成,我县被授予“河南省林业生态县”荣誉称号。围绕打造“双十万亩”林果基地(10万亩油桃、10万亩核桃)的目标,目前已形成以北部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区、中部油桃为主的鲜果区、西部花椒区和湍、默、刁、黄四河两岸以及道路林为主的丰产林带的“三区一带”林果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发展培育杨树、核桃、山茱萸、花椒、油桃五大基地。其中:杨树25万亩,油桃5万亩,板栗4万亩,核桃1万亩,山茱萸6万亩,年果品产量达到5000万公斤,初步建成油桃、板栗、山茱萸等为主的果品产地市场5个,以油桃为主的果品保鲜能力达到200万公斤以上,板栗的贮藏和初级加工能力达到20万公斤以上。全县以寅源木业、天曼木业等为主的木材加工、家俱制造企业总数达46个,以林鸡、林猪、林鹿等为主的林间生态养殖户已达到40多家。年实现林果业总产值6.3亿元。

九、烟叶产业

      适宜种烟面积50万亩,按照三年轮作的耕作制度年饱和烟叶面积可达15万亩左右。现有植烟乡镇10个(包括余关、王店、马山、灌涨、湍东、赵店、赤眉、师岗、瓦亭、乍曲)、植烟村107个。内乡特产“马山牌”优质烟叶气味纯正,香气足,燃烧性好,无杂味,在烟草行业具有很高的声誉,“马山牌”烟叶被省确定为三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内乡县曾2次被评为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曾6次被评为全省烟叶生产先进县;并于1989年被省确定为优质烟生产基地县;于1991年被省定为烟叶生产达标县;于1996年被省定为烟叶产业化生产试点县;2002年又被省定为“马山牌”优质烟重点产区。08年,内乡落实烟叶种植面积5万余亩,收购烟叶突破10万担,烟农收入达到7570万元,实现税收1665万元,上等烟叶比、农民收入、均价、亩产等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成为财政收入的一大亮点。

十、畜牧产业

      以建设林牧大县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为突破口,强力推进林牧一体化新机制,探索“公司 基地、公司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林牧一体化、标准化养殖小区”等生产模式,狠抓规模扩张。至目前,全县共发展万头以上养猪场区32个,万只以上鸡场89个,发展各类规模饲养万余户,养殖小区发展到76个。我县的牧原公司目前已建成13座分场,出栏规模达50万头,正在开工建设的大型猪场6个,规模化养殖居全国第一。截止2008年底,全县生猪存栏97.8万头、出栏突破121万头,家禽存栏920万只、出栏460万只,山绵羊存栏99.7万只、出栏146万只,牛存栏19.8万头、出栏12.9万头,肉类总产量12.85万吨,蛋类总产量3.85万吨,奶类总产量达0.89万吨,年终畜牧业产值实现18亿元,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

十一、红薯产业

     全县红薯种植总面积12万亩,实现单产3500公斤,总产4.2亿公斤。以高淀粉新品种梅营1号、梅营7号、徐薯22和鲜食品种彩色红薯种植为发展重点,新品种推广达到2万亩,烟薯套作3.5万亩,基本达到了乡乡有良种基地,预计2010年全县良种普及率可达95%以上,上马发展红薯加工企业达130多家,以光友薯业公司、源丰薯业公司为龙头,大力推进粉丝、粉皮加工基地建设。全县鲜薯加工能力达26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1500万元。下步重点引进全薯粉丝加工、薯叶加工、薯尖加工、薯脯加工等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红薯多元化加工。

十二、劳务产业

     深入推进“让每一个青壮年农民拥有一技之长”活动,不断健全输出网络,着力培育劳务品牌,扎实改善创业环境,回乡创业不断升温,外出务工突破14万人,务工收入达14亿元,返乡创业者创办企业已达300多家,其中,飞龙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老总孙耀志先生08年返乡创建内乡飞龙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飞龙双千万”项目。

想妮就幸福(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