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湖春晓

家乡区县: 江门市新会区

新会素有“葵乡”之称,会城叫“葵城”,城西的西湖叫“葵湖”。葵湖原来是几亩葵林和一些低洼地,菱角塘,1959年,会城人民通过义务劳动,挖深填高,开辟了一个具有葵乡特色的公园, 总面积150亩,有100亩水面, 湖中有几个象小岛那样的葵林,建有凉亭、拱桥、曲径和茶馆。湖面碧波平静,倒映着凉亭、拱桥、茶馆和翠绿葵林,特别是东方初晓,曙光在葵的羽翎上跳跃时,葵乡情味甚浓,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优美的葵乡风光图。这就是“新会八景”之一——葵湖春晓。著名诗人芦荻曾赋诗曰:

一湖绿水怜当日,万树青葵入眼明。

雨过云开炎暑散,人间欣见晚来晴。

 

现在的葵湖公园经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后,更加美丽了。新建的入口广场约7000平方米,正门两侧是两座山峰状通透式的门楼,象征着新会古兜、圭峰两座名山,上面悬挂着风铃,设计新颖,气魄非凡。广场上铺设淡红、淡绿的瓷地砖和花岗岩,鹅卵石运动径穿插其间。广场和湖畔遍种葵树和各种花草树木,野芳发而幽香,隹木秀而繁荫。一座与广场相接的“亲水平台”一直延伸到湖心,石米横拦,花岗岩贴面,古雅清新,韵致佳趣。湖光花木之间,拱桥勾连,石径相通,错落有致。伫立平台,凭栏眺望,但见蓝天白云之下,葵林成荫,亭榭倒影,湖水明净如镜,湖面碧波莹莹,浮光跃金。湖中三个葵岛的葵树茂密葱茏,亭亭如盖,葵涛阵阵,满眼风光美如画。

沿着铺设了瓷地砖的湖畔,跨上典雅的石拱桥,穿过清新秀丽的六角凉亭,走过湖中的五曲小桥,便进入一个凉气沁肺的湖心葵岛。这里是青一色的葵树林,葵树长得特别好。葵树属棕榈科,寿命达百年,笔直粗壮的树干,布满裂纹,显示历经沧桑。深褐色的葵衣里,从四面八方伸出长长的坚韧的葵柄,每一根葵柄都支撑着一块簸箕般大的葵叶(葵扇),周边的羽翎(葵尾)飘洒摇曳。密密层层的葵扇都长在树干顶端,荫地大片。一棵葵树就是一座绿色的“凉亭”,整个葵岛就是一个大“凉亭”:树干作亭柱,葵扇作亭盖,无数根“亭柱”顶着巨大的绿色“亭盖”,遮天闭日,抗风挡雨。这就是新会的特产葵林。新会人将沃壤膏腴不种稻而种葵,曾经拥有葵林7万2千多亩,这些葵林为新会的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葵林又是新会作为“葵乡”之称的重要标志,新会籍著名女作家张抗抗在《新会印象》中写道:“南国并非新会有葵,然而新会的葵却是南国的骄傲:密集、粗壮、见缝插针、随遇而安,似乎到处都能生长,雄心勃勃地占领了全县几乎所有的水边田埂。”“新会是写在葵叶上的。”葵林是新会的历史文化生态遗产,至今己有1600多年历史。众多的游客来这里观赏葵,认识葵,了解葵的历史文化。会城老一辈的市民也常来这里抚摸着心爱的葵树,深情地回亿当年的葵晒场、葵扇厂、葵贝、葵帽、葵牙签、葵花篮、葵扫帚……

葵湖水面接岸处都装有变色灯。入夜以后,环湖光带明如白昼,亭台楼阁、拱桥曲径,五光十色,两支巨型“奥运之光”灯柱的五彩虹管交相辉映,十棵桄榔灯饰变幻无穷,湖心长堤的灯光如一条飘逸的彩带,岸边的葵林和灯饰倒影在平静的湖面上,波光浮动,斑斓闪烁,七彩滨纷,仙乐风飘处处闻,让人仿佛进入人间仙境。这时候,青年男女在葵林里谈情说爱,老人在湖边草地上谈古论今,舞蹈爱好者在入口广场翩翩起舞……葵湖夜景胜似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刘银颂(2015-06-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