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历史文化

家乡区县: 宝鸡市陈仓区

宝鸡作为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地方,早在距今7000—5000年的时候,千(河)渭(河)流域已有先民村落700多个,市区成为部落活动的中心。位于市区金陵河西岸台地上的北首岭遗址,是我国黄河中上游原始社会仰韶文化遗存,距今已有7100多年历史,比西安半坡遗址早400多年。北首岭遗址分布着居住区、墓葬区、窑场三部分,居住区中间有集体活动的广场,形成了城市的雏形,凝结了规划的意识。半地穴的房屋,则反映了先民们由“穴居野处”向筑屋室居的历史过渡,开启了人类建设事业的先河。      原始社会后期,炎帝落部在宝鸡区的清姜河畔兴起。炎帝在这里制作农具,教民稼穑,刀耕火种,完成了由游牧文化向农耕文明的转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炎帝在姜氏城创建了古代最早的集市,约定“日中为市”。因此,宝鸡也是中国集镇的发源地。  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宜于农耕的周原成为宝鸡地区的中心。位于宝鸡市辖区的扶风、岐山县北部交界处的周原遗址,是我国西周王朝定都立国之地,也是宝鸡地区最早产生的城市。周人在这里历经三世,发展壮大,东进灭商,成就霸业。周原考古的发现,不仅使宝鸡成为世人瞩目的“青铜器之乡”,而且填补了我国古代建筑史的空白:西周庞大的宫室(宗庙)建筑群基址的发现,改写了史学界关于中国古代群体建筑起源于秦汉的论断,将宫殿建筑的历史提前了千年之久;周瓦的发现,突破了“秦砖汉瓦”的框框,把我国建筑用瓦的历史提早至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西周时代。先民们创造的光辉业绩,充分证明宝鸡是中国建筑文化重要的历史源头。

冰泪紫陌(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