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潮汕地区粿文化现象的时候,不难发现,潮人不论婚丧嫁娶还是生老病死,又或是各种传统节日,都与粿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不仅反映了粿在潮汕礼俗中的一种象征地位,而且表明了粿在潮人心目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1.婚俗
潮汕地区传统婚嫁礼俗历史悠久,所用到的礼品种类多具潮汕色彩,其中粿品则成为其显著的地方礼品。通常举行婚庆时,新娘家的人都会用吉祥四粿品(即灯火粿、石榴粿、肚兜粿和龟仔粿)送给女儿;这四种粿类的名字大多取吉祥之意:灯火是指“后代”的意思,祈愿女儿能为夫家延续香火;石榴最大的特点便是多籽,因此取其“多子多孙”之意;肚兜粿和龟仔粿则是民间吉祥粿品。
2.喜庆
(1)吊灯。在去年元宵后家中有男子娶亲或生儿育孙的,将于今年元宵节去祠堂或庙宇挂灯,以祭拜神明,同时还要准备油粿分给亲戚朋友,分享喜悦的心情。
(2)出花园。潮汕地区有为孩子“出花园”这一成人礼俗。孩子长至十五岁时,家中父母就为其择吉日举行“出花园”仪式,需拜司生殖的神,谓之“公婆”,供品是12个石榴粿,还有红桃粿、酵粿(发粿)等。
3.丧葬
在潮汕地区,人死之后逢七设奠以为“头七”,期间所用之祭品颇为讲究,粿类祭品甚为明显,为的是与其它喜庆之意的人生礼俗有所区别。如白色的桃粿,以与平时所吃的红桃粿区分开来。揭阳有一些地区则是制作一种叫做豆纳粿的粿品,粿胚做成小碟子状,上面放几颗豆。这种粿一般是在往生的人过世五年后,其家人用这种粿来祭拜的。潮州庵埠则制作一种类似与揭阳豆纳粿的粿食,称之为龟粿,祭拜后由生者食之以求平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