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全省共接待游客1411.29万人次,同比增长29.15%;旅游收入68.42亿元,同比增长32.77%。
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的喜人局面,因游客乱扔垃圾、随意插队等不文明行为而蒙上一层阴影。
5月2日,庐山环山公路堵车数小时,“不断有车辆随意变道、插队,导致拥堵不堪,” 游客陈先生告诉记者,“如果大家都按规则驾驶,道路会顺畅很多”。
游客乱扔垃圾的行为也随处可见。一些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天气炎热,游客饮用矿泉水的数量增多,“明明垃圾箱就在几步远的地方,可大家还是习惯随手丢”。
小长假出游人数的增多,也催生出一些不文明现象。“许多人排队,难免会有一些小碰撞,可一些人因为这样的小事,随意谩骂,引发更大的冲突。” 5月3日,在三清山排队等缆车的游客张小姐告诉记者:“部分游客不能相互理解和忍让,让人觉得没素质。”
不文明现象,随着旅游散客化时代的来临有所增加。“我个人感觉,游客在团体中,行为更容易受约束,现在随着个人游增多,大家更加随性,不文明现象更多。”一位景区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景区、旅行社有不合法行为,可以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什么约束方法吗?
去年10月1日,我国首部《旅游法》正式实施,其中第二章的第十五条、十六条对旅游者的行为,从尊重旅游目的地习俗和不损害他人权益两方面进行了约束。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焦峰告诉记者:“《旅游法》对旅游者文明出游行为有所规定,但是,并没有相关的处罚细则。”
另一方面,景区能否通过制订相关细则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南昌大学旅游管理系副主任旷天伟告诉记者:“一些景区不是行政机关,没有行政处罚权。另外,一些具备行政处罚权的景区管委会,对游客行为的处罚,一定要做到罚缴分离,并且罚款金额不能超过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
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大部分景区通过增加服务设施,如增设垃圾箱、贴提示标语等方式倡导文明行为。新余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制订处罚细则,我们无法规定处罚标准,而且取证等方面存在难度,也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文明出行,更多的是道德范畴的事情,应该从教育层面上提高游客的素质。”旷天伟告诉记者:“加强教育和宣传是关键。旅游景点,应该成为文明道德的实践场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