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缩小 放大
在全县财政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李 铁 军
(2015年3月1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财政干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全省财政工作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去年财政工作,科学谋划全面深化财税改革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财政工作思路,通报财政系统内部考核评估及奖惩情况,研究部署今年财政工作。下面,我先讲两点意见。
一、全面总结2014年财政工作
2014年,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面对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全力以赴抓收入,竭尽全力惠民生,从严要求转作风,保持了财政运行的平稳态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2678万元,为年初预算任务的97.31%,比上年增加4869万元,增长12.88%,排全市第6名,西部三县第2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119万元,比上年增加3106万元,增长14.78%,占财政总收入的56.51%,比上年(55.58%)增加0.93个百分点。分项目完成情况为: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0883万元,增长15.17%;完成上划中央收入8871万元,增长1.64%;完成上划省级收入2924万元,增长28.98%。2014年全县实现一般预算支出20890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67.96%,比上年增加44746万元,增长27.26%。全年基金支出11353万元,财政总支出达220255万元,同比增长21.56%。
(一)狠抓收入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2014年,我局严格执行各项税费政策,依法强化收入征管,认真做好收入组织工作。一是狠抓收入任务的落实。将全年收入任务细化分解并及时下达到部门单位。把财政收入任务纳入乡镇和单位绩效文明目标考核,对未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乡镇和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强化税收征管。跟踪分析宏观调控政策、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对税收均衡入库的影响,把握税源增减变动趋势。抓好重点税源监控,实行跟踪管理,随时掌握税源动态,挖掘税收潜力。加大税收征管和稽查力度,搞好纳税评估结算工作,查漏补缴。三是加强非税管理。全年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收缴行为、票据使用、非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在促进非税管理质量的同时,力求做到应收尽收。2014年,国税局完成11031万元,为年初预算任务的91.91%,增长10.29%;地税局完成13470万元,为年初预算任务的96.78%,增长18.08%;财政局完成18177万元,为年初预算任务的101.33%,增长10.84%。
(二)大力内培外引,全力争取扶持政策
积极培植财源,大力向上争取,努力提高财政保障水平。一是认真抓好财源建设。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通过综合财政预算和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整合安排,重点扶持楠竹精深加工、清洁能源、化工、矿产冶炼等优势产业。支持成片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完善财政奖补扶持政策,扶持油茶、金银花、绞股蓝、玫瑰花和青钱柳种植。支持抓好楠竹丰产培育和竹林道建设,做大做强楠竹产业园,实现税收2162万元。整合本级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和上级技术改造节能创新专项资金、地方特色产业专项资金、湘西开发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支持现有规模企业加快完成技改扩改,华龙风行体育滑板、佰龙公司竹木覆膜镜面模板等工业扩建项目已投产,引进了强盛五金、金业模板、天冠宏泰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等3个工业项目,引资近2亿元,进一步夯实了工业主体财源。二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一方面,全力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搞好沟通协调,充分利用我县生态发展的成效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政策,经常向省厅处室汇报我县财政困难情况,争取得到上级最大的支持,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年共争取到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奖补、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特殊县困难补助、重点生态功能区等10项财力性转移支付59088万元,比上年增加7907万元,增长15.45%。全年共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74457万元,比上年增加42812万元,增长32.52%。另一方面,努力争取信贷融资。我局和县城投公司协调配合,积极与省农发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联系,主动做好相关前期工作和各项贷款资料,争取了3.2亿元的信贷融资,有效缓解了我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
(三)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努力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重点惠民生,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15.1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38%。一是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坚决贯彻压缩“三公”经费政策,去年我县对各部门公用经费按照10%的比例压缩900万元,节约的经费重点用于民生支出和重点工程建设。二是扎实落实惠农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财政“一事一议”、农发、扶贫、乡村道路建设、少数民族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生活居住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通过“一卡通”发放种粮、农资、良种、退耕还林和农机购置等36项强农惠农补贴1.3亿元。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994万元,增长21.95%,主要用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和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五项保险和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兑现社会救助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