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新福建·深呼吸”,走在九鲤湖景区中,感受最为贴切。清新空气,秀丽山水,璀璨民俗,多彩文化,徜徉九鲤湖景区,仿佛置身仙境画卷。6月5日,“仙游边界行”大型系列采访活动第45站,记者一行走进钟山镇湖亭村。 湖亭村党支部书记蔡金伟介绍,湖亭村所辖的山地总面积2.2万亩、田地面积2260亩,总人口3200多人,常住人口近1800人。该村与城厢区常太镇莒溪村交界,九鲤湖正位于该村,在九鲤湖景区的高点,便可看到位于莒溪村的九龙谷景区。
百丈飞瀑,千年祈梦,万年冰川,亿年钾岩。近年来,藏在山区的湖亭村也越发热闹了,因为“福建三绝”的九鲤湖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去年年底九鲤湖也加入徐霞客400年前旅线申遗申报行列,同时,创5A旅游景区申请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九鲤湖景区以湖、瀑、洞、石着称,尤以飞瀑为最,九鲤湖在12公里内集中了有九个冰坎造就的九漈瀑布,总落差432米,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明代着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赞曰:“若水之或悬、或淳、或巽飞、或叠注,即匡庐三迭、雁荡龙湫,各以一长擅胜,未若此山微体皆具也!”意思就是九鲤飞瀑的壮观、飘逸、形态多变,即使是以壮观闻名的庐山三迭泉瀑布或是以多变为特征的雁荡山大龙湫,但都不及九鲤飞瀑这样多姿多彩而又集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在2000年前的汉武帝时代,淮南王刘安叛乱,何氏九兄弟逃难于此,在此修道炼丹,悬壶济世,最终九仙跨鲤升天。九鲤湖也因此得名。
循着该景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蔡海俪的讲解,我们来到“祈梦圣地”九真观,“千古九鲤遍仙景,万峰一脉聚禅心”的楹联立于左右。蔡海俪介绍道,“祈梦”是民间一种基于对神灵的崇拜而祈求神灵以托梦的方式指点迷津、预测未来的一种方式。九鲤湖是我国汉族居住区祈梦文化的发源地,何氏九仙是民间流传历史最长、影响最广的司梦神灵,是历史上唯一被公认为全国性崇拜的梦神,其祈梦程式自唐宋一直沿用至今,被史学家誉为研究中华梦文化的“活化石”。
九鲤湖管委会主任陈清好告诉记者,九鲤湖的发展中,景区提升工程被列入今年重点项目,将提升状元桥(原为下马桥)、拦河景观坝、歩游道等工程,进行景区的立体绿化建设、景区入口人行横道提升工程,将建立公厕、规范摊点。同时,景区将结合欧中种源生态谷项目、麦斜岩景区打造旅游综合体,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
山雾弥漫的钟山镇湖亭村犹如一个世外桃源,让人迷恋,让人流连忘返。我们行走在乡间,看田野间风吹碧浪;在龙纪寺观察古迹,感慨历史沧桑;在九鲤飞瀑下驻足,感受自然馈赠。 拥有国家4A级景区称号的九鲤湖无疑是湖亭村的一张特色明信片。近年来,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也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湖亭村借助其景区特色,结合当地特色产品,延伸其产业链,发展特色经济。
湖亭村物产丰富,当地村民广泛种植的一季水稻以其香甜闻名,山里人饲养的家禽也广受游客喜爱。2014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小果油茶良种正式落户湖亭村。如今首批3万株龙仙系列高产良种果油茶苗已经点缀在山头,预计3年后投产。结合当地特色旅游业,湖亭村的特色产品前景看好。
除了发展景区特色产品经济,湖亭村还鼓励村民发展民宿旅游和农家乐等旅游经济,让湖亭美景不只是一张明信片,更是一条条带动村民致富的捷径,直抵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型农村。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在软文化上,陈清好表示,“祈梦文化”将是九鲤湖的主推元素,管委会将不断健全祈梦中的更衣、洗手、沐浴斋戒等礼仪。
推广“祈梦文化”,循着讲解,让我们也来一场“祈梦”之旅。据传,在景区入口的状元桥旁有座更衣亭,要在那里放下两块铜钱,洗手,换下朝服,穿上素服,以示对九仙的虔诚之心。
随后到建于明嘉靖年间,重建于1986年的九鲤湖寺(原名为迎仙公馆),进行祈梦前的沐浴斋戒。
斋戒过后就来到了九仙梦文化的祖庙——九真观。该观始建于宋淳熙年间,历史上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都在这里打地铺祈梦,如清代纪晓岚、李光地;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明代着名的小说家冯梦龙;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蔡氏三大名人之一的蔡襄。到夜间,要洗净手,在九真观偏房品茶,赏夜景,然后再三进香,叩拜九仙,请求九仙赐签或托梦指点迷津。最后就是准备铺地褥,随着蛤蟆穴里传出的哗哗流水声进入梦乡,祈梦了。
游览风景如画的九鲤湖,赶上雨后清爽的天气,在这“祈梦圣地”,真想效仿古人也来一场九鲤美梦,领会一番古人郑纪笔下的“野趣谢千钟老景寻神仙作会,湖光涵万象梦魂与天地同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