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的日子,苦不堪言。”75岁的郇崎感叹,自己每天起床,面对一个空空荡荡、没有生气的屋子,倍感凄凉孤寂。郇崎说,现在他要换一种活法,为自己一生中最后的时光,增添更多温暖和亮色。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通过常州晚报向社会发布“领养公告”,希望一个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的家庭将自己“领”回家。作为回报,他将拿出每月6000多元的退休金和百年后的丧葬费赠予这个家庭,“总的原则和前提是:双向选择,互利共赢。” 生活中总有一些年迈的老人独自生活。因为儿女不在身边,他们生活很不方便。每逢节假日就倍觉孤单。虽然当今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子女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视频跟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他们的安慰。但这真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社会的关注能改变空巢老人的现状吗?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希望他们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成就。但这不代表他们乐意远离自己的子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影响子女的工作生活。这份苦心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做子女的,如果能理解老人的这份心意,也许就能从根本意义上考虑自己的事业与家庭的和谐相处。如果父母已经习惯了那种生活方式,离不开生他养他的那片故土,也无法跟随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那么我们只好常回家看看,让那个原本应该有我们的“空巢”不再空,让那个饱含着我们往日欢笑的“空巢”继续充满欢笑,让独守“空巢”的父母不再孤独与寂寞。
空巢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但只要人们能主动关爱、帮助空巢老人,那么每一个付出爱的人,都是老人们的儿女,他们将被这些爱包围,不再孤独。对空巢老人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的抚慰,可能只是陪他们逛逛菜市场,听他们讲积攒了一辈子的故事,或者过一个并不隆重,但热热闹闹的生日。用爱温暖老空巢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