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崛起之郑州航空港

家乡区县: 郑州市金水区

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东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距郑州市区20公里,是围绕新郑国际机场开发建设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航空港区作为郑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郑州航空港区具有四通八达、十分便捷的交通优势,郑州机场高速、开封机场高速、郑州少林高速、京广澳高速、连霍高速、绕城高速、洛南高速以及107、310国道均在航空港区交汇,市区至机场快速路、轻轨六号线、“四港”联动大道等,将航空港区与郑州市区连为一体,可实现航空、轻轨、公路之间“零”换乘。

国家决定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着眼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是基于河南发展航空港经济的优越条件和基础。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突出。郑州航空港地处内陆腹地,空域条件较好,一个半小时航程内覆盖中国2/3的主要城市和3/5 的人口,郑州机场规划建设4条以上跑道,货邮吞吐量增速居长期中国大陆大型机场首位,每周全货机航班居中西部主要机场第2位。全省铁路营业里程4822公 里,以郑州为中心“米”字形布局的高铁网正在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30公里,所有县城均可2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陆空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 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货物集疏的物流成本和时效成本优势明显。

二是产业基础和发展态势良好。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运输等企业加快向郑州航空港集聚,美国联合包裹、俄罗斯空桥、富士康等国际知名企业已进驻发展,郑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航空枢纽建设和航空关联型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三是开放条件不断完备。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集中布局,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各类园区与航空港联动机制初步建立,通关便捷化程度较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即将启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航空港与航空港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未来的航空港区,总体功能定位是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所在地,以航空客货物流、临空制造业、现代商贸等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航空新城。

规划的航空港区分为“一核两区”,航空港是机场核心区的一部分,在其北部和南部分别是物流商贸区、临空产业区。三个区域的总面积达138平方公里,相当于17个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未来138平方公里的生态型航空港新城中,“一核两区”将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有效的交通组织连接到一起,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协调统一。其中,机场核心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北部物流商贸区面积19.6平方公里,南部临空产业区面积26.5平方公里,其余43.9平方公里用地为水域和非城市建设用地。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期限为2008~2035年,在27年的时间里,郑州将分三步,打造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

第一步:2008~2012年,以规划方案为指导,大力发展基地航空公司,形成以航空物流为先导的发展格局,建设北部片区和南部片区各9平方公里,加快项目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工业新区。

第二步:2013~2020年,航空港地区(不包括机场核心区)用地规模为34.93平方公里,人口控制在33万人左右,临空经济三个功能园区框架基本形成,协调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总量在全市比重明显上升,成为推动郑州及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第三步:2021~2035年,航空港地区用地规模为94.1平方公里,人口(不包括机场核心区)控制在43万人左右,郑州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7000万人次和200万吨以上,成为全国大型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

郑州机场的发展目标,就是做中国的“孟菲斯”,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郑州机场计划新建4个货机位,使货 机位达到9个。开工建设近7万平方米的新货运仓库,为货代企业建设二级周转库。而且,机场二期建设中,还专门规划了货运专用跑道。到2025年,货邮吞吐 量突破300万吨,郑州机场将跻身全国前列。 根据规划目标,河南省将争取用12年的时间,把郑州机场建成国内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届时它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孟菲斯”。

Sunuannian(2015-06-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