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具有20多年办学历史的原江门教育学院、原江门市工业中专学校和原江门财贸学校组建而成,是江门市两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材料技术系、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管理系、机电技术系、教育与教育技术系、外语系、艺术设计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涉及理、工、文、管与艺术类的36个专业(66个专业方向),招生范围遍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河南等13省区。
2009年6月,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学院办学规模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生源遍及全省各地及全国14个省(区)。
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及物品价值逾4000万元;不少企业在学院设立多种奖(助)学金激励学生完成学业;截止2009年,有16家企业与学院签订实训就业基地协议大力支持学院办学。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学院立足江门,依托珠三角城市群,探索“政校企一体,专业与岗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有17个“前校后厂、前厂后校”式的校内外院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其中1个基地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基地为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有10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学院积极探索以工学交替、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建成3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建设省高校教学综合改革项目3项、思政优质课程1门。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广东省唯一的染整技术中小企业培训基地、江门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地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面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培训共计52000多人次。
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3个,实训(实验)室105间,5997平方米的江门市高技能实训平台落户该院;拥有产学合作基地154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3家;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可开展39个工种(考点)的技能鉴定或培训;学院藏书110万册,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
学术交流
学院坚持对外开放办学,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香港等国家(地区)的同类院校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学院成为江门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全院有教职工52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8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4.68%,“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教师比例为35%,还拥有一支由企业(行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教学成果
学院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项目化教学、“2 1”顶岗实训广泛开展,形成以校政企合作为基础、遍及校(商)会合作、校团合作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格局,“双师工程”、“名师工程”和“师德工程”逐渐成为品牌;学院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公开出版教材43部,编写特色校本教材45本;取得4项省级教改项目,确立14个院级教改项目;产学研一体化不断成熟,发表各类论文414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论文76篇),省级以上课题立项20项,获得专利4项,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棉正反双面涂层牛仔布”等4种新产品分别荣获2007年度中国印染、棉纺织、色织产品优秀创新奖和优秀设计奖等4个奖项;学生获得国际级奖励5人次、国家级奖励198人次、省级奖励151人次、市级奖励59人次;省级集体奖11次,市级集体奖8次。
在广东省第六届“挑战杯”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获一银一铜,在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中获二金七银,在中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材料技术系郑天寿同学在第四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被评为“广东省十佳职业规划之星”,何志华同学在首届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染整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艺术设计系06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余毅明同学作品《时尚空间》入围“2008世界华人创新设计大赛”;在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学院荣获舞蹈类等4个一等奖;在2008年中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学院首次参赛,就有7位学生荣获一等奖、20位学生荣获二等奖、33位学生荣获三等奖;学院因在第二届广东大学生科技学术节成绩优秀而获得“优秀组织奖”。在2009年广东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夺得“优胜杯”。该院团委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
2006年,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2008年更高达99.17%,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8.58%,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领导
职位
姓名
备注
党委书记
康绍华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工作。[2]
院长
刘智勇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档案管理、统计、保密、教学督导工作。[2]
副院长
黄锦棠
分管财务和继续教育工作。[2]
黄 坚
分管学生、招生、就业、共青团、征兵、外事侨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会、妇女和计生工作。[2]
蔡 勇
分管后勤、基建、设备、校产、综合治理、保卫及卫生防疫工作。[2]
孙 宁
分管教学、专业建设、学报、科研与科技开发、职业教育研究、实训、图书情报、评建(创示范)、校企合作、电教、语委、体育和信息化建设工作。[2]
吴南云
校园环境
学院新校区位于风景优美的西江之滨,占地1080亩。葵林、樱花林、桃李林、新华廊、文化长廊、小银湖等各具情趣,被誉为江门市最美丽的校园之一。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潮连大道6号
文化传统
校训
厚德 尚能 笃学 致用
厚德:厚德载物 与人为善 和而不流 爱国奉献
尚能:崇尚技能 精益求精 工学结合 与时俱进
笃学:诚笃不懈 专心致志 博观约取 转益多师
致用:学以致用 得心应手 成器成物 传承创新
校徽
整个图案是采用变形的汉字“业”,构成一艘风帆劲张的船,显示丰富的寓意。“业”,代表学业、专业、职业、事业,突出了该院着力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事业兴旺发达的特点。“业”变形为船,化用了李白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境,大气磅礴,风帆劲张的造型,寓意扬帆远航、一帆风顺,既巧妙地揭示出该院处西江之滨、通五湖四海的地缘优势,又酣畅地显示了该院师生乘风破浪、开拓前进的满腔豪情,整个图案简洁明快,主题突出,表现了侨乡职院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赏析,中间两根立柱顶天立地,象征栋梁之材,两翼造型像大鹏展翅,寓意前程万里,恰切地体现出该院“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
我的梧桐子主页:江门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pengjiang.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Baby_Y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69773962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y520by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