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津市市

家乡区县: 湖南省津市市

社会保障

2007年,津市市通过征缴和争取,第一次实现了社保不用财政贴补。新建敬老院5个,集中供养313名“五保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的5100元,增加到2007年的10324元,年均递增15%。
科技

2007年,津市市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 67项,其中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4项,实现各级科技经费投入2000万元。
2011年,津市市全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得湖南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县市称号。本级表彰的科技奖项14个,发放科技奖励资金22万元。全年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392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39%。申请专利145个,比上年增加36个,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23件,外观设计11件;其中授权专利104个,比上年增加28件。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1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600万元。全年共承担国家级项目4个,省科技攻关计划6个。
卫生

2007年,津市市新建了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中医院门诊大楼,维修改造了妇幼保健院,改建了高标准的传染病隔离区,恢复重组了6个乡镇卫生院。重特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控制。药品采购和药品监督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放心食品工程取得成效。
人民医院
人民医院(7张)
2011年,津市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12家,其中综合医院1家,中医医院1家,卫生院7家,妇幼保健院1家,专科疾病防治站1家,精神康复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其他个体诊所60家,村卫生室127家。卫生人员148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04人,卫生机构实有床位882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3126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7.4%。
文化

津市古为荆楚之地,是孟姜女家乡、车胤故里,“嘉山孟姜女传说”和“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是国家、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早在3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长期定居,古猿人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地方戏剧荆河剧《定军山》、《寒江关》,花鼓戏《孟姜女》、《三娘教子》在澧水流域广为流传,《澧水号子》作为著名乐曲被选编进全国中小学音乐教材。[1]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另有,同名的民歌、电视剧和越剧《孟姜女》。2010年津市嘉山孟姜女传说成功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
2011年,津市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家,博物馆1个,年内新建成农家书屋15家,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30场。
11教育
编辑

2007年,津市市完成了市一中“名校带民校”的剥离,取消了市二完小建校费收取政策。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学生3.3万人次,免补金额257万元。调整教育布局,城乡学校由78所调整为47所,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6所,完成学校危房改造 4万多平方米,率先在常德市消除D级危房。市一中进入省级示范性中学行列。
2011年,津市市共有中小学学校36所,其中小学19所,普通中学13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类在校学生21995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9657人,初中在校学生5707人,高中在校学生309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202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3369人。各类学校教职工总人数2131人,其中小学739人,初中619人,九年一贯制288人,高中273人,特殊教育学校54人,中等职业学校158人。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806人,其中小学582人,初中526人,九年一贯制266人,高中249人,特殊教育学校41人,中等职业学校142人。全市共有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5852人。幼儿园占地面积74584平方米,义务教育学校占地面积666433平方米,高中学校占地面积209329平方米,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18666平方米,职教学校占地面积42024平方米。
津市德雅中学
津市德雅中学创建于2010年。是由津市市人民政府、长沙雅礼中学联合创办的一所寄宿制的初级中学。是中国社科院授予的“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实验学校。[4]

津市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津市分校位于湖南省津市市区,前身为津市市电大工作站,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津市市为湖南省计划单列市,同年7月2日,经津市市人民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批
准成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津市分校。

津市职业中专
津市职业中专学校创建于1984年9月。其前身是津市市第四中学。1992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996年被国家教委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1999年,经重新调整复评,学校再次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

宋祺(2015-06-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