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滨,现为常德市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苎麻之乡”。汉寿县东临益阳市,西靠常德城,南衔桃江县,北濒洞庭湖,距省会长沙百余公里。境内沅水、澧水通江达海,石长铁路、长常高速公路穿境而过,319国道横贯东西,省道S205线纵穿南北,常德桃花源机场近在咫尺。[1]
全县总面积2034平方公里,民族有汉族、回族、维吾尔族、苗族、壮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黎族、锡伯族、彝族、布依族、瑶族等15个,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07%。[2]
汉寿古称索县,东汉时期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始有汉寿之名。
县境,战国属楚地。
汉寿县
汉寿县(2张)
秦为黔中郡地。
西汉为武陵郡索县地。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为汉寿县,取汉王朝长寿不衰之意,治所今鼎城区断港头。
三国吴,汉寿县改为吴寿县。赤乌十一年(248),析吴寿县置龙阳县,设治所于今县城,属武陵郡。
宋大观年间(1107-1110),改为辰阳县。绍兴三年(1133),复名龙阳。五年升县为军,移治黄城寨(今聂家桥乡黄城港)。三十年复县,治所迁回原址,隶属鼎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辖沅江县,属常德路。
明洪武三年(1370),降为县。至清,属常德府。
民国元年(1912),龙阳更名汉寿,三年隶武陵道。五年,属湘江道。十一年,直隶于省。二十七年,隶属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4日,县境和平解放,隶属益阳专署。
1952年11月,改属常德专署。
1988年,常德专署改市,隶属常德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