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民间文艺之天沔小曲

家乡区县: 湖北省仙桃市

  “天沔小曲”,或称“内河小曲”,又叫“碟子曲”。它源于天沔(汉江沿岸)一带,流行天门、沔阳(今仙桃市)、潜江、监利、京山、汉川等地。早期多为沿门卖唱,常为一人敲碟子演唱,一人用四胡伴奏,后来一些艺人逐步转向到茶馆、酒楼进行演唱,以此开展自唱自乐活动。 它的曲牌多数来源于天沔一带民歌中的小调,也吸收了明清俗曲《相思调》、《鲜花调》、《玉娥郎》、《五更调》、《探妹》、《九连环》的一部分。曲目一般属于单曲体,数量在一百以上。  沔阳花鼓剧  湖北地方剧种,又称沔阳花鼓戏,现流传在湖北仙桃地区,传统剧目有《十三款》、《站花墙》等。  仙桃民间文艺之沔阳硪歌  沔阳硪歌是民间挑台基、筑堤坝时唱的歌,又叫劳动号子。沔阳硪歌的演唱形式多为一唱众合,领唱者唱的词有内容,合唱者唱的是衬词无内容,如“嗨、呀、杨、花”等。领唱者都是叫号子的好能手,有一人独领,也有甲乙两人对领,还有一种《抛球硪歌》,一付硪八个人轮流领唱,边打边唱,绕有兴趣。 沔阳硪歌在音乐上有明显的特点和规律,调式有其特定旋法,曲调很有表现力,唱腔种类很多,有慢、中、快、急。句式一般用七字、十字,也有用五字句的。曲调通常有“慢硪调”、“急硪调”、“郎当调”、“海杨花”、“也荷也”、“咳唷荷”等十多种。这种调子往往根据硪的类型而定,或打硪速度而定。 现在,修堤筑坝都由机械辗压所代替。沔阳硪歌只是成为一份珍贵的民问音乐遗产,储藏在传统的艺术宝库之中。

朱红梅(2014-05-1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