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距昆明36公里,有326国道(即昆河公路)经过,地跨澄江、呈贡、宜良三县之间,因大理国时强宗部落居住(后讹为阳宗)而得名。明、清时称为明湖,湖面形如一只巨履,两头宽,中部略窄,海拔1770米,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3公里.湖面积3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2米,最深30米。阳宗海为高原断陷湖泊,湖岸平直,湖底凹凸不平,有岩洞暗礁,水色碧绿,透明度高,为淡水湖,湖内盛产著名的金线鱼。
阳宗海四周,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湖东南的龙泉寺,后依石壁, 前瞰湖水,山腹涌出一泉,清澈明净。寺旁有古树1株.直径约2米,树龄已逾千年,枝繁叶茂,浓的蔽天。南面的小屯村,相传为三国时随
阳宗海
阳宗海
诸葛亮南征将领关索屯兵之处,村人至今仍演唱古老的傩戏,俗称"关索戏"。村西南报国寺后有7块巨石,天然排成北斗星状,人称"七星北斗",附近的村子就叫"北斗村"。每逢夏秋季节,登高俯瞰阳宗坝子,各村寨均清晰可见,唯有北斗村烟笼雾罩.一片茫茫.古人称此奇景为"斗村烟雨",别具一番风光。在湖东北的汤池镇,已建成省级旅游度假区。
古称“大泽”、奕休湖,明朝时又称明湖。据史料记载,阳宗海是以驻地而得名的:南诏大
阳宗海
阳宗海
理国时期设三十七部,明湖一带为强宗部,南宁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设强宗千户所。后强宗讹为阳宗,故名阳宗海。元代称阳宗为“大池”,池旁有温泉,故又名“汤池”阳宗海景色秀丽,碧波粼粼,湖水清澈,深碧如明镜。沿湖岩壑嶙峋,陡绝峻美,据《澄江府志》记载:“此湖每遇晴空,云敛静影澄碧,渔歌互答,帆船往来宛若画图,景谓“明湖澄碧”,为明、清时阳宗县的四景之一。”
在距阳宗海出水口500米处,有汤池温泉。温泉为高温硫磺泉,水温达邱—72℃,水热如汤,故名“汤池”。在约0.5平方公里范围内即出露10余处,主要有火龙井,大、小热水塘,仙人塘等。明代时已在此地进行开发,原名火龙泉。汤池温泉原建有浴池两处,每天可入浴近干人。
7治理污染
编辑
但是在2008年6月,负责监测阳宗海水质的工作人发现:湖水砷浓度出现异常波动。情况后来进一步
阳宗海
阳宗海
恶化,到9月16日,湖水砷浓度监测值高达每升0.128毫克,远远超过每升0.05毫克的饮用水安全标准。而去年9月以前,湖水砷浓度均值还不到每升0.006毫克。砷在环境中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砷的化合物均有毒性,“砒霜”的主要成分就是三氧化二砷。发现湖水被污染后,7月8日,有关部门启用新的水源点和应急供水方案,以解决沿湖26596人的生活饮水问题。9月12日,云南省政府宣布阳宗海实施“三禁”:禁止饮用阳宗海的水,禁止在阳宗海内游泳,禁止捕捞阳宗海的生产品。当地政府通报,经查砷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云南澄江锦业工贸有限公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