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公,姓唐,名秉,襄邑人,传曾居襄邑东园,故称东园公。避秦末战乱,隐居商山,与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合称“商山四皓”。汉初,刘邦数次拒绝朝廷礼聘。吕后在商山四皓的帮助下打消废除刘盈,就是汉惠帝。
卫臻,字公振,三国魏襄邑人。其父卫兹乃汉末名士,曾为曹操谋士。卫臻凭借父亲的功勋赐爵关内侯。魏文帝(曹丕)黄初初年,封安国亭侯。当时群臣共同颂扬魏文帝的功德,以为应受汉禅。独卫臻阐明禅受的真义,称扬汉朝功德。曹丕多次向卫臻示意,并表示“天下的珍宝一定和山阳公(汉献帝)共享”。后升侍中、吏部尚书。魏明帝继位,封康乡侯。累官至司徒,进爵长垣侯。屡次上疏辞官,明帝以旧臣不准,并下诏褒扬他。死后,赠太尉。赐谥号曰“敬”。
张廷蕴,襄邑人,五代后跟随庄宗征伐四方,每临阵,身先士卒,奋力死战,以至金疮满体。很受庄宗赏识,授官指挥都虞侯。庄宗在魏博时,刘皇后从行,常纵优伶人为非作歹,廷蕴把不法优人全部斩首。后因破李继韬有功,升羽林都指挥使、左监门卫上将军。后晋开运年间(944年)病死。廷蕴虽武夫,然廉洁奉公,敬重士人,历任七州刺史,归葬之日,家无余财。
张谊,字希贾,襄邑人,幼年独自好学。曾潜诣洛阳龙门书院,刻志励学。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中进士。后晋时,累官中书舍人,因张才识渊博,端明殿学士和凝把他推荐给宰相桑维翰,拜左拾遗,在集贤院修书撰文,经常论及国家大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