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天水市北道埠50公里。其山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条小路连接南北两峰,两峰对峙形成一道天然石门,故名石门山。石门山景色壮美,有小黄山之称。植物种类异常丰富而茂盛。山上有一些庙宇为明代重建,古雅峥嵘的殿阁台榭掩映于白云翠微之中,景色迷人。
石门山由北峰、麒麟峰、南峰构成。北峰建有无量殿、灵官殿、文昌宫、三清殿、钟楼。麒麟峰建有圣母宫、三肖殿、三仙庵。南峰峰顶建有玉皇阁和三官殿。这些殿宇大多为明清重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风格纤巧,玲珑俊秀,最小的殿宇仅有5至6个平方米,在石门山的万绿丛中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层次分明的山水国画,形成了石门山特有的风韵。
石门山系小陇山林区的余脉,有得天独厚的动杆物资源。蕴有有我国南北兼备的各种野生植物100余种,其中有很多是园林中的珍品。 据石门山上所存明崇祯元年(1629年)兴龙山承修祖师像碑记和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石门重修庙记载:“秦州石门,陇右之灵峰,河西之鹫岛,接昆仑而矗磅礴,映化岳而擅奇物,名山大川,脉胳相属,盖为一州之洞天福地也。”可见山上殿宇建造最晚应始于明代,距今约370余年。现保存有明、清两代塑像二十多尊,古建筑27座,山上自然风景与人工建筑巧妙结合,浑然一体。殿宇楼阁掩映在参天古木之中,深邃幽静。
天水石门山
天水石门山
石门山景主要有斗姆、兴龙、黄天、玉灵和麒麟五峰组成。各峰独建殿宇又互有连通,故又称五阳观。黄天峰和斗姆峰,壁立对峙,形如门楹。聚仙桥横跨二峰之间,每逢中秋远眺,皓月自东方冉冉升起,似玉盘腾空,恰镌两峰之间,皎光四射,格外晶明,被誉名“石门夜月”。山西麓还有股肱殿,邱祖殿。山上还保存有清康熙戊辰孟冬(1689年)铁钟一口,全文记述了石门山的四至为:东至分水岭,南至雁子关河,西至庙儿嘴,北至梁子树为界。此外还有量山松、白鹿崖、挂画崖、碾子台、透光镜等奇观。
石门山由于自然风景奇绝秀丽,被誉为陇东南三大名胜之一,是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