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希特勒

家乡区县: 内蒙古正蓝旗

v

参加一战

一战时的希特勒及其战友

奥匈帝国政府在战争爆发前要求在慕尼黑逗留的希特勒回国参军,希特勒返回奥匈帝国后,故意装病没通过体检,之后返回巴伐利亚。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希特勒志愿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先后参加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战役、索姆河战役、阿拉斯战役、巴斯青达战役。1917年,他由“传令兵”晋升为上等兵,且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曾跟他在一个部队的士兵说他在军中不爱与人交谈,收到的信件寥寥无几。希特勒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时,大腿被炮弹炸伤,在1917年3月1日返回战场。1918年10月14日,在威尔维克村附近,希特勒遭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在此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他自诩英雄,作战勇敢。[6]

加入纳粹

希特勒的上司十分赏识希特勒的才华,于是把一项特殊使命交给他去完成。1919年7月,希特勒奉命和其他“侦察员”一道前往莱希弗尔德的收容所,肃清那些曾在大战期间被俘虏过的德军战俘们中间滋长的斯巴达克思想倾向。1919年9月,希特勒又接到陆军政治部的一项命令,要他去调查一下一个自称“德国工人党”的小政治团体的情况。就这样,希特勒以一个可以说是特务的身份第一次结识了当时只有54名党员的这个党。这个党的纲领是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反犹主义。由于希特勒在旁听这个小党的开会发言时,痛斥了一个主张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并跟奥地利组成一个南德意志共和国的言论,他立即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两天后,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已经被受邀加入了德国工人党,开始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希特勒决定成为这个党的第96名党员,并担任了党的主席团的第7名委员。希特勒考虑到,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目标来改造这个党,然后他就有可能把自己在维也纳时期的思想和前线经历所得出的认识,在一种政治运动中付诸实现。此外,这还为他提供了一种生活保证,从此,希特勒迈出了他人生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7]

希特勒与纳粹德国的高级官员们

在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后,他在履行侦查员职责的同时,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他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全力扩大党的影响。希特勒在群众集会上施展演说才能,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军官们煽动对“凡尔赛和约”、“11月的罪人”、“犹太人的仇恨”。他的演说通俗易懂,因此其听众,特别是大战中的士兵们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名闻遐迩。他演讲的内容、语言的才华、雄辩的论据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纳粹党对他顿时刮目相看,纳粹党的主席力排众议,遂将希特勒任命为“宣传部长”。希特勒大权在手,就着手进一步巩固其在党内的地位,他重新安排了党的日常管理工作。接着又跟党的主席起草了新的25条党纲,基调是反犹主义、国家主义、社会要求,其内容,除了犹太人,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尝到一点甜头。为吸引群众,他利用德国当时盛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股潮流,将德国工人党正式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这便是纳粹党。党纲和党名都是在1920年2月24日的群众大会上向公众公布的。[7]

1920年的希特勒[5]

1920年3月31日,希特勒被解除军职,他领了50马克的复员费、一身军装、一件大衣、一些内衣。从今以后,希特勒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党的工作中去了。他筹划了党旗和党徽,党旗以黑、白、红三种颜色为底色,标志是一个卐字。希特勒组织的这种民族主义的符号和标志与军事化的风格,立即对小市民阶层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吸引力。随后希特勒又在赞助者的支持下,买下了慕尼黑的《人民观察家报》,使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在此期间有一批为希特勒的学识、胆量、惊人的口才所折服的各方人士加入到了纳粹党的队伍中来,使纳粹党的势力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由于希特勒的积极活动,一年之内,纳粹党就迅速壮大起来。1921年7月,希特勒前往柏林,准备同北德的民族主义者建立联系,把纳粹运动扩大到全国。这时,纳粹党内有人反对他的领导,希特勒立即赶回慕尼黑以退出纳粹党相威胁,迫使党同意他当元首,并享有指挥一切的权力。他还对党章作了修改,取消了党的委员会,废除了选举制度,确立了领袖原则,发展独裁统治。不久,希特勒为纳粹党的党首。1922年1月22日,纳粹党在慕尼黑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至此,希特勒终于把一个原来专事清谈的俱乐部,改造成了一个群众组织,并成为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著名的成员之一。[8]

1922年,希特勒一跃成为巴伐利亚的德国工人党党首,并把党名改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在幕尼黑,除了纳粹党外,还有许多右派政党,但他们都认为,凡尔赛条约是犯罪行为,其幕后操纵者是犹太人。然而,在希特勒特有的热情和雄辩能力的影响下,巴伐利亚地区的主要人士神奇般地归属到纳粹党的旗帜下。1922年,赫尔曼·戈林加入了纳粹党,他是德国著名的战时英雄之一,得过战时功勋奖章。他说:“我之所以加入纳粹党并非出于什么信念,只觉得纳粹党具有革命性。”纳粹党的影响力开始波及到巴伐利亚的其他地方。1923年1月,希特勒和纳粹党巧妙地利用了由法国占领鲁尔地区引发的民心动摇。法国派兵索取战争赔款,使得民心大乱。法国军人不断骚扰居民。法国军队的统治相当残酷。他们甚至看不惯人们走人行道,于是他们用皮鞭抽打德国平民们。于是德国平民们不得不走车道。[8]

nrsg(2015-06-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