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俗文化概况及特征
全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云南就已经占有了51个,其中人口聚居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种,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另外,就是在这些少数民族中,白、傣、佤、怒、哈尼、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德昂、独龙、傈僳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的。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发展,和谐相处,形能改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为世人展示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使云南赢得了“民族风情大观园”的美誉。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同时亦成为云南旅游资源构成了一大特点。
概括起来,云南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由于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风俗各异,而且同一民族由于所居住的地域环境不同,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有现象,就民族节目而言,以主题来分类,可分为以农事生产为主题的农事节日,以祭祀神灵祖先为主题的祭祀节,以歌舞,娱乐恋爱为主题的主会娱乐节日,以欢庆丰收为主题的庆祝节,以追念崇拜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纪念节,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高业性节日等六大类.从大年初一到年三十,一年十二个月,云南月月都有民族节日,全年云南共有民族节日一百多个。
2、 民俗文化明显的特有性
中国14个民族的大部分和全部居住在云南,这就意味着14个民族的民俗在云南的表现具有代表性和独有性,如回族是全国性的民族,分布极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云南回族的民族风情就没有什么代表性和独特性而言,而象白族,傣族就不一样,白族虽然在四川1,贵州,湖南也有分布,但人类极少,而大理地区的白族则世人皆知提起"三月街"都知道是大理白族的节日,说到婀娜多姿,万般风情,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人们自然只会想到孔雀之乡西双版纳.这就独具"人无我有"的优势.
3、 民俗文化表现的层次性
民俗文化表现层次多样,但大多数层次都较低。民俗本无表现层次高低之分,但民俗实际上是民族生活,文化的一种表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层次低是指因为其社会,经济落后,具体表现在生活上相对原始和落后,云南所拥有的民族较多,所以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在解放初期,占云南大多数人口的汉、白、回、彝等民族象内地一样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形态;傣、藏等民族处于农奴制社会形态;小凉山的彝族处于奴隶制社会形态;而基诺、独龙等族则处于原始公社的诸形态。
4、民俗文化的多元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特殊的区域关系,云南的民族民俗文化背景的多元性非常突出:一是文化特色鲜明;二是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汉文化及外来文化交融,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三是宗教文化影响的多样性。云南不仅有许多原始的宗教,外来宗教文化的影响极深,如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而佛教文化在云南影响最大,既有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也有汉传佛教,在一个地区三大佛教派系共存,这在佛教传播发展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5、民俗文化的神秘性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云南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有的民族支系繁多,民俗不尽相同,长期以来的封闭与落后,许多民俗不为外人所知,其神秘色彩浓厚。云南民俗文化的特点鲜明,这就为究分发掘民俗旅游资源,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