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渔筏是潮州八景之一。位于潮州城西郊的西湖,是古城区一片碧绿的园林肺叶,山倚湖苍翠,湖傍山青黛。有人把西湖的简史概括为:始于唐、著于宋、毁于元、盛于明、芜于清,民国不清不明,于今湖绿波平。
西湖最闻名的为“处女泉”。处女泉泉洞如井,有三尺深,泉水极其清冽甘甜。在湖山开辟之前,因这里原是个山坡,泉眼在山坡草丛中正如深居幽谷羞于见人的处子,故被称为“处女泉”。潮人多喜欢品饮工夫茶,专雇人来此挑泉水,据说用此泉水烹茶特别甘淳溢香,别无杂味。过去潮人林大川在此品茶,有诗曰:“不知陆羽来到此,品作人间第几泉?”更使处女泉名声鹊起。自唐宋以来,直至今日,潮州人喜欢在此品茗,既清神益思,又歇息舒畅,同时还能听到一些西湖的今古奇观、轶闻传说,令人流连忘返。
“西湖渔筏” 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当时。从前城北有个张老大,以贩鱼为生,每天下午必到“处女泉”处听趣闻轶事。有一次看见西湖深潭穴有条俗称“鱼虎”的鱼儿在翻腾,可惜没带捕鱼工具,又不谙水性,只好闷闷不乐前往“处女泉”听古。翌日大早,张老大到鱼市进货,灵光闪现就选购了“鱼虎”鱼,岂料当天生意特别好。从此,张老大使每天到潭穴去观察鱼样,卖鱼都能获得厚利。发财后,张老大在家中设神牌,上书“西湖鱼穴神位”,上香供奉,祈求生意兴隆。因此,现在的“西湖渔筏”的景观,曾被游人认为是“西湖鱼穴”,也不无道理。
后来有一天,张老大的鱼卖完了,便又到潭穴看鱼样。可当时湖水至清无鱼,但见一颗宝珠褶褶发光,张老大把此事告知邻居李老三,让李老三去潭穴取宝珠。李老三深谙水性。舍命潜入深潭,把宝珠捞上来。两人决定把宝珠卖给古玩铺,古玩铺财主还没见过这般成色的,十分高兴,但他认为二人不识宝,就是假珠。李老三急说是舍命从西湖鱼穴摸出来的,说不卖了,向财主要回宝珠,财主不还,三人吵嚷起来。这时恰好海阳知县出巡路过这里,张老大请父母官来评理。知县一看宝珠确是稀世之宝,问明来由,便把他们三人带回县衙。
到了县衙,知县升堂审问,先是放走了财主,然后又对张老大说:“你教唆李老三偷了护城龙王的宝珠,全城百姓就要遭殃啦!你知罪吗?” 最后对李老三说:“念你是贫苦人,把宝珠送回原处,免使龙王发怒,潮人遭殃。”李老三磕头道谢。隔几天正好五月初五,知县传李老三到西湖,还请来府城众士绅旁听。知县对李老三说:“昨夜护城龙王托梦给我,说要用宝珠教仔戏水,但你老婆生孩子,你的手脚不干净,所以我用红花、仙草把宝珠洗涤净化,再用红缎封好,现在你就把它送回去吧!”
李老三接过红缎包,把它咬在嘴里,转身跳下西湖,送回宝珠。刚爬上岸,知县立即喊差役把他绑住用乱棍打死,并扬言:“若不打死他,他明天还会再来偷,满城百姓还要遭殃。”其实,送回潭穴的是假宝珠,真宝珠已被知县藏在箱底了。过了一些日子,知县卸任带着宝珠要回家去。不料船到三河坝便遇上狂风大浪,全家都翻到江里喂鱼了,那颗宝珠到头来真的归还龙王爷。
说也奇怪,自从“宝珠”归还龙王爷之后,西湖的鱼越捕越多,而且西湖鱼兼有溪鱼、池鱼之味美,“鲜而不腥”,故捕鱼者一齐涌到湖边来。那时,西湖湖面波平浪静,葱郁的树木,别致的亭阁倒映在湖里,片片渔筏出没于湖光山色中。渔人抛网捕鱼,满载而归后泊聚岸边,晾网晒衣,饮酒谈笑,充满欢乐,这就是潮州八景之一“西湖渔筏”的故事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