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水域辽阔,面积现有3.64万顷,历来多用“三万六千顷”来称太湖之广阔,太湖湖底高程-0.25米,湖底较为平坦,其地势为东高西低,同陆上地形相反;平台山岛西北有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新月形凹槽,为太湖最深处。在多年平均水位2.99米时,容积44.28亿立方米。太湖河港纵横,河口众多,1967年有进出河道315条,1980年时有220条。现有入湖河流70余条,集水面积18500平方公里。入湖水道多源于西部山区,有源于天目山的苕溪水系和合溪,源于宜溧山区的南溪及源于茅山的洮滆水系等。出口河道多集中在太湖东部和北部。太湖主要出水口有沙墩港、胥口港、瓜泾口、南厍港等。古代,娄江、东江和吴淞江是引太湖水入海的主要河道,合称“三江”,当前主要出水河道有属于黄浦江和江南运河两大水系的黄浦江、吴淞江、望虞河、浏河、白茆河、太浦河、梁溪河等。太湖水系呈由西向东泄泻之势,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正常年份,每年5月雨季开始后,入湖径流增加,太湖水位开始上升;7~8月,水位升至最高值,有时9~10月台风过境,最高水位可能推迟;其后水位下降,直到翌年4月,该阶段一般是西高东低,湖流较弱,无风时,以正常的倾斜流为主,基本流向由西南向东北,流速一般在每秒10厘米以内,个别水势较急的湖区,流速可达30厘米每秒。太湖风壅水位变幅,通常为0.2~0.3米,在较大风力持续作用下,水位变幅最大可超过1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