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渚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德清县城东南,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基地、国家野生大豆保护区、浙江省50个最值得去的景区之一、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2011年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联合发起的“寻找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中获“中国最美湿地”称号。
下渚湖异名颇多,因传“防风氏所居”,故叫风渚湖或封渚湖;又因与“哑子”谐音,俗称哑子湖。此外也有叫九里湖、巽湖的。下渚湖为一具有多样性景观的典型天然湖泊湿地,原生状态保持最完整的天然湿地之一。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港叉交错,芦苇成片,湖水清澈,野鸟群息,水生动植物遍布,至今仍保持了自然质朴、原始野逸的江南水乡风貌。600余个墩岛散布湖面,1000余条港汊纵横交错,还有800多种动植物在这此繁衍生息,其中就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的野生大豆、有被誉为动物中的“大熊猫”的朱鹮。
德清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据史书记载,吴憾山曾是吴王夫差伐越筑垒之处,越王勾践曾在新安屯兵,下渚湖旁防风山是古防风国所在,范蠡师计然居住德清计岘山,计筹山也因此得名。德清人才辈出,“习俗薰染,典制彬蔚”,积淀了渊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温文儒雅的民俗民风,同时带动了德清经济的发展,让“名山之胜、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的德清享誉海内外。
下渚湖是德清县第三大湖荡,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下渚湖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至今防风庙地、碑碣等遗迹遗物尚存,颇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曾两次在此举行全国性的“防风”学术研讨会。同时,规划区内还保留着一批历史遗迹,如千年古刹云岫寺、宋代水乡古桥寿昌桥等等。两百多年前写《长生殿》的戏剧家洪升在游览防风古国时,曾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非常形象生动地勾勒了防风古国及下渚湖的山水风光、人文历史、自然地理与民俗风情:“地裂防风国,天开下渚湖。三山浮水树,千巷划菰芦。埏埴居人业,渔樵隐士图。烟波横小艇,一片月明孤”。下渚湖东侧水滨分布有道观山、和尚山,两山中间又有扁担山相连,据说,人踩道观山会发出空洞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