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摸过一次新安江的水,你一生都舍不得忘记。
这是我初次见识新安江,却仿佛早就和她有过约定。乘龙舟漂流在新安江上,清澈的江水就在我的身边,触手便可及。将手伸入水中,手被冰冷彻骨的江水激了一下,赶忙缩了回来。可是过不了多久,我又耐不住孩子般的好奇心又去尝试这沁透心扉的17度江水。“17度”、“70米”,是我刚来建德后当地人形容新安江最多的两个数字。仔细打听才知道,用“17度”、“70米”来形容建德新安江实在是太合适不过了。
建德新安江如今能拥有冬暖夏凉、四季宜人的独特气候,都要归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新安江上建起的全国第一座自行建造的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从70米深坝底喷涌而出的江水绕城东去,使得新安江水温常年保持在14-17度,建德全年气温也恰恰是这17度。
我学着导游的样子,手捧江水,仰头一饮而尽,初是甘甜,后又顺着喉咙凉凉地滑入心脾,如同在喝不发泡的苏打汽水,实在爽快!“你看,是农夫山泉!”同行的朋友指向对岸的一排工厂。原来,平日里我们喝的最多的农夫山泉选取的水就来自这新安江,而真正“有点甜”的水也只有在新安江,想到它那语“我们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绝非虚话。
这是多么奢侈又令人羡慕的江水啊!不由想起沈约那首《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乔树,万丈见游鳞”,描绘的风光自然和今天无二,但想来他当时抑郁难发的心境和我现在是不可比的了。
夜晚再游新安江,最是迷人。站在船舫甲板上,眺目远望,南岸的山体在灯火的映衬下时隐时现,既神秘难测又有些令人悚然,不忍细看,怕多是我这俗人自己心虚的缘故吧?热闹惯了的人一下子独自站在江心中,望着对岸五光十色的灯影辉煌和热闹非凡的夜市,江滨公园里飘扬出的曼妙歌声,竟也有些怅然。船头上白天见过的几位女子,慌忙地梳理着被风吹乱的秀发,和着月光与江水泛起的波光,比白天里多了几分妩媚,这种风情也只有在建德的夜晚才能见到了。
过了新安江大桥、再过了白沙桥,然后就是建德大桥,一座座横跨江面的大桥白天像是联结着的五彩长虹,夜晚却化身为如丝如绢般的缎带,系在新安江这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腰间,虽夺不了她的光辉,却也相得益彰。
新安江有三绝:水至清、风至凉、雾至奇,水清风凉我都领略过了,唯独这雾在白天没有见识到,现在可好,远处江面腾起的雾气袅袅升起,几只不得名的鸟划过水面,此情此景在灯火交映下恍若仙境,不虚此行!不虚此行!
就要上岸了么?就要离开了么?我以为我已经和江岸上的世界没有了多少关联,却也逃不开梦醒的这一刻,此夜无雨,多想留下了见识下雨天里的新安江,那自是另外一种情与景了吧?建德新安江,你总是能够给自己找到留下了的理由……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