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内蒙古旅游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
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
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
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
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
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
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的常
用工具是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刘起运对传统
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本
文即采用改进后的公式计算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影响
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会带动旅游业增加2. 429451
个单位的总产出。内蒙古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为
1. 372302,说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变动的感应程度
高于平均水平。
(二)内蒙古旅游业影响力分析
11旅游业影响力
影响力反映某产业最终产品变动对整个国民经
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力。影响力的相对水平用影响
力系数来表示,它反映国民经济某部门每增加一个
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拉动
101
bij /Σ
n
j = 1
(αj ·Σ
n
i = 1
bij ) (式9)
式9中,αj = yj /Σ
j
yj ( i, j = 1, 2, ⋯, n) (其中,
yj 为第j部门最终产品量; Σ
j
yj 为国民经济最终产
品总量;αj 为第j部门最终产品占国民经济最终产
品总量的比重) ,
bij为( I - A) - 1中的元素。由式9
计算,内蒙古旅游业的影响力为2. 043676,表明旅游
业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会推动国民经济增加
2. 043676 个单位的总产出。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
是1. 523714,高于平均水平,说明内蒙古旅游业对国
民经济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四、内蒙古旅游产业经济、社会贡献分析
在投入产出模型的系数结构中,另外几个系数
可以说明某一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程度。
(一)旅游业的劳动报酬系数
劳动报酬系数( avj )是指某产业部门(第j部门)
生产单位产品需支付的劳动报酬数量。其计算公式
为: avj =Vj /Xj ( j = 1, 2, ⋯, n) (式10)
式中:Vj 为第j部门劳动者一年内的劳动报酬。
由式10计算,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劳动报酬系数
为0. 1870,即旅游业生产单位产品需支付的劳动报
酬为187. 0元,排在36个产业部门的第26位,说明
旅游业的劳动报酬水平相对较低,与劳动报酬系数
最高,达到0. 76576的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
相差甚远。
(二)旅游业的国民收入系数
国民收入系数( aNj )亦称为经净产值系数,表示
某产业部门(第j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创造的国民
收入或净产值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
aNj =Nj /Xj ( j = 1, 2, ⋯, n) (式11)
式中:Nj 为第j产业部门在一年内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由式11计算,内蒙古旅游业的国民收入系
数为0. 159515,即旅游业生产单位产品所创造的国
民收入为159. 5元,排在36个产业部门的第32位,
说明旅游业对内蒙古国民收入增加的贡献潜力有待
挖掘。
(三)旅游业的社会纯收入系数
纯收入系数( aMj )表示某产业部门(第j部门)
生产单位产品所能提供的社会纯收入数量。其计算
公式为:
aMj =Mj /Xj ( j = 1, 2, ⋯, n) (式12)
式中:Mj 为第j产业部门劳动者在一年内创造
的纯收入。根据投入- 产出表数据显示,内蒙古旅
游业的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均为负值,由式12计
算,内蒙古旅游业的社会纯收入系数为- 0. 02747,
表明旅游业整体的经营状况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
展开研究,有限于本文研究的主旨,对此不做探究。,直接分配系数较高的有第二产
业、旅游业、教育事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及
科学研究事业等6个产业部门,系数均超过0. 03,表
明以上产业部门每生产万元价值的产品或服务需要
消耗旅游业的中间投入300元以上,即这些产业部
门对旅游业具有较强的需求。旅游业对第二产业的
100
直接分配系数位居第一,表明第二产业部门是内蒙
古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市场。
21旅游业的完全分配系数
完全分配系数对应于完全消耗系数,旅游业完
全分配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指旅游业的产品直接与全
部间接(销往)分配使用在各产业部门的总和。用
矩阵形式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D = ( I - R) - 1 - I (式5)
D为完全分配系数矩阵。从表2可以看出,直
接分配系数较高的第二产业、旅游业等6个部门其
完全分配系数也很高,表明这些部门对旅游业的发
展具有广泛的需求取向。而直接分配系数为0的道
路运输业、餐饮业、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部
门,其完全分配系数都超过了0. 01,说明这些部门
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强间接需求。从总体上看
来,第二产业以及以旅游业、教育事业等为代表的第
三产业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1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
中间需求率即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Gi ) ,是
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Σ
n
j = 1
xij ) ,与
整个国民经济对该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Σ
n
j = 1
xij
Yi )之比。一个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低,最终需求
率必高,该产业就带有提供最终产品的性质,反之则
带有提供中间产品的性质。依据中间需求率,可较
精确地计算出各产业部门产品用于生产资料和消费
资料的比例,从而较准确地把握各产业部门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Gi =Σ
n
j = 1
xij / (Σ
n
j = 1
xij Yi ) ( i = 1, 2, ⋯, n) (式6)
由式6计算而得,内蒙古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
为0. 7078,在36个产业部门中排在比较靠前的位
置,表明旅游业产品偏重于生产资料性质,尽管这一
结果与旅游业本身的性质不相吻合,但却进一步说
明了内蒙古旅游业产品的分配去向,即主要流向了
提供生产资料的第二产业部门,这与旅游业对第二
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都位居36部门
之首相一致。说明内蒙古旅游业产品的分配方向以
中间使用为主,即以企业组织作为中间投入的福利
性、奖励性等旅游方式为主,而个人完全支付费用
的,作为最终使用性质的旅游类型次之,表明内蒙古
旅游业在个人旅游消费市场上还有巨大的挖掘潜
力。
三、内蒙古旅游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
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
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
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
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
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
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的常
用工具是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刘起运对传统
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本
文即采用改进后的公式计算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影响
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一)内蒙古旅游业感应度分析
11旅游业感应度
感应度反映某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感
应度的相对水平用感应度系数来表示,它反映国民
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产业部
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他
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它是衡量某产业前向联
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也称为前向关联系数。感应
度系数大于1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部门的感应程度
高于或低于全社会平均感应水平。
21旅游业感应度系数
改进的感应度系数计算公式需要借用完全供给
系数矩阵D (Ghosh矩阵)来实现:
D = ( I - R) - 1 =D I (式7)
Si =Σ
n
j = 1
dij /Σ
n
i = 1
(βi ·Σ
n
j = 1
dij ) (式8)
式8中:βi =Ni /Σ
i
Ni ( i, j = 1, 2, ⋯, n) (其
中,Ni 为第i部门产品的初始投入量; Σ
i
Ni 为国民经
济初始投入总量) ;βi 为初始投入的部门构成系数,
dij为( I - R) - 1中的元素。由式8计算,内蒙古旅游
业的感应度为2. 429451,表明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
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会带动旅游业增加2. 429451
个单位的总产出。内蒙古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为
1. 372302,说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变动的感应程度
高于平均水平。
(二)内蒙古旅游业影响力分析
11旅游业影响力
影响力反映某产业最终产品变动对整个国民经
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力。影响力的相对水平用影响
力系数来表示,它反映国民经济某部门每增加一个
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拉动
101
的相对水平及程度,即后向关联水平。影响力系数
大于1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部门的影响程度高于或
低于全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21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Tj =Σ
n
i = 1
bij /Σ
n
j = 1
(αj ·Σ
n
i = 1
bij ) (式9)
式9中,αj = yj /Σ
j
yj ( i, j = 1, 2, ⋯, n) (其中,
yj 为第j部门最终产品量; Σ
j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