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      南有恐龙

家乡区县: 云南省禄丰县

   1991年,禄丰县在国内县一级首家建成了以收藏、保护、研究、展出禄丰地区发现和出土的恐龙化石、古生物化石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同年第一届“恐龙文化节”正式对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在大洼恐龙山、川街阿纳等地建起了恐龙化石埋藏形态展厅和恐龙化石发掘现场展厅。博物馆和展厅展出的有距今一亿七千万年的中生代三叠纪晚期,以“许氏禄丰龙”、“巨型禄丰龙”、“禄丰双脊龙”为代表的“禄丰蜥龙动物群”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有一亿三千五百万年前,早侏罗纪至中侏罗纪时期的“川街恐龙动物群”的化石标本;有八百万年前,以“禄丰古猿”为代表的“石灰坝动物群”的化石标本;全面集中展示了禄丰地区古生物化石,特别是恐龙化石中的精品。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40余万人(次),并与国内外众多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文化交流机制,举办了一系列学生科普夏令营活动,开展了恐龙化石对外学术交流和展出。著名学者叶玉森、徐知白及美国学者海斯等主张龙的观念是远古先民对于巨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记忆,对恐龙化石的迷茫或主张先民因对恐龙这一没有见过真体只有骨头的恐惧而产生龙崇拜,学者王大有说,“龙,被古人公认为最原始的祖型,还是恐龙。古人以具有四足、细颈、长尾,类蛇、牛、虎头的爬行动物为龙,这是古人当时见到并描绘下来的某种恐龙(化石)形象……古人见到(或者通过恐龙化石产生的联想)的龙,就是恐龙,后来它们(化石)渐渐见不到了,才把它的同类海鳄、湾鳄或扬子鳄与其视为一类,加以崇拜。”所以对龙的崇拜源于对于恐龙化石的联想。在恐龙谷举办“禄丰.国际龙文化论坛”,有机的把恐龙文化和龙文化有机的嫁接结合,打造中华龙祖祭坛,形成禄丰县最独特的彝龙文化现象。

       为宣传恐龙文化、展现禄丰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1991年,禄丰县把10月26日定为“禄丰恐龙文化节”。此日,一是195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总局发行了以禄丰龙骨架复原图为版面的恐龙邮票;二是纪念杨钟健教授于1939年10月在禄丰发掘出土了中国第一具许氏禄丰龙化石;三是纪念1988年10月26日在金山大洼发现了最完整的金山龙化石。为更好的弘扬恐龙文化,实现文化节与黄金周的对接。目前,禄丰恐龙文化旅游节已举办到了第十五届。禄丰恐龙文化旅游节已成为集恐龙文化展演、民族歌舞表演、名特产品展销、技术交流合作、旅游娱乐于一体,公众知晓程度高,群众参与面广的大型节日活动,做强“龙”体育,目前已培训出国际级裁判员1人;国家高级教练1人;全国冠军教练1人;亚洲锦标赛冠军教练1人。在全国、省、州有极高影响力。

汪汪汪喵(2015-06-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