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新干鱼宴味正美

家乡区县: 江苏省崇安区

五月间,江南一派好风光,新干的江边、水库,甚至沟边的鱼儿,正是最肥美的时候。
黄鳝在新干的乡间十分常见,在江道、水库及稻田中都能生存。黄鳝的鲜美,广东人早就熟知,而新干人比起用生鳝,更喜欢拆骨熟鳝,配以象征春日的新鲜时蔬清油小炒烹制。这不但更能保留鳝鱼香鲜嫩滑的口感,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被破坏。
大厨会先用硬竹片去掉黄鳝脊骨,入沸水中氽熟;一番精湛的刀工后,将均匀切成合适长度的鳝丝,倒入已加入葱段、蒜片爆香的中火热油锅快炒;在鳝丝均匀受热略微起卷时,将韭黄、韭菜等春日时蔬入锅略炒,倒入香醇清甜的黄酒和姜汁水焖上片刻,撒上少许白糖,淋上几勺酱油取其咸甜之味;最后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香油,颠锅盛入盘中,撒上胡椒粉,一道地道的“新干鳝丝”就做好了。

此时的黄鳝细腻嫩香与时蔬的清脆爽口恰到好处地渗透在一起,香气四溢,细细一嚼更是口舌生津。如此美味,再配上一杯新干地道土家老酒,三五好友浅尝小酌,陶然于春日美景之中,实乃人生一大乐也。
在我小的时候,稻田里有许多黄鳝,不过那时候吃的人并不多——闭塞的小地方,人们总是恪守着先辈的饮食传统:吃泥鳅,不吃黄鳝与青蛙。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什么都可以吃”的信条被外来的人们带了进来,黄鳝也就逐渐流行起来,进而被人们称作了“鳝鱼”。

春天,经过犁、耙的稻田很平整。插秧前后的那段时间,“照黄鳝”就比较容易。到晚上夜深人静,黄鳝们会跑到稻田的表面。不知道是它们对光不敏感,还是被突然而来的光晃晕了,反正光照之下,它们都基本上不动。黄鳝的身上实在太过滑溜,要徒手抓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乡民们削两片竹子做一个夹子,不仅一夹一个准,还可以够到更远的地方。一晚上下来,运气好的话也会有不少收获。虽然卖不上什么好价钱,不过毕竟也不费什么力气,赚点零花钱还是不错的。

近年来,市场上的鳝鱼稀贵了起来,水田里的鳝鱼也变得稀少了。前些时,忽然想起童年吃鳝的趣事,特地上市场买了四条大鳝鱼,洗净泡去黏液,在糖、黄酒、酱油中浸渍一小时后,先入油锅炸得断生,捞起来再与洋葱片交叉插在竹签上。另在桌上架起一只酒精炉,烘烤鳝串,烤熟后,蘸上甜酱、西红柿沙司、糖、醋、姜片丝等制成的复合调料,并配上街上买回的“川崎”,边炸边吃,其声丝丝,其香袅袅,其味津津,全家人吃得笑口大开。

夏雅兰(2015-06-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