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舆情的两张面孔:悲剧反训喜剧

家乡区县: 武汉市洪山区

先是一年来的形象、形势大好:一面引领互联网时代风潮,信息化进程加速推进,全球大数据中心引来诸多巨头落地,苹果今日说是要联合富士康在当地建立大数据中心;一面经济腾龙换鸟、转型升级加速,引来诸多央企、大型工程密集落地。

可以这么说,过去一年,贵州已经被树立为新的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先进省份。你能看到,许多中央领导、外省高管轮番前去视察、学习。

然后,就是一系列社会层面的悲剧事件密集袭来。5天两楼坍塌、留守儿童自杀,之前贵州女童被生母暴力致死,还有更多社会事件,都曾引发全国瞩目。

这种反差里,肯定有偶然因素在。但我更愿相信里面大概有某种规律在。

我想说的是,一个国家、区域、组织、肌体变革的前夜,所有关键的不适,往往会集中呈现出来。

有的并非变革直接导致,而是一种并发、共振;有的则类似中医说的头脚相关的症状,是一种回声、反衬。

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贵州的产业结构不像沿海、南方一些省份那么均衡。当地第一支柱产业是能源产业;其次与军工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发达,三线军工属于特色;再次、大消费(文化旅游、白酒)、健康医药等产业也带有支柱作用。

贵州是革命年代最具象征意义的红色省份之一。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具有关键转折点意义,促进老区的发展,需要上面平衡。也许,贵州如今引领风潮,也有中央层面的推进作用。

但这背后,贵州也有产业空心化趋势。许多贴近民生的产业发展不利。今年3月,省农委常务副主任胡继承提到,贵州每年有数百万农民工外出务工。

被时光掩埋的秘密(2015-06-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