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板湾遗址位于应城市区西南2.5公里,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古人类聚落遗址,遗址规模约110万平方米。在遗址的中部,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一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对城址西垣的发展过程中,清理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大型房屋建筑,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内分四室,外有走廊,门窗结构、火塘保存较好,墙壁最高处2.2米,周围有围墙 构成大型院落。均由土坯夯筑砌成。 门板湾遗址的城墙与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筑皆保存较好,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罕见,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南方水稻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存,也是江汉地区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突出表现了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鼎盛时期,人地关际,文化发展,社会分化等方面的 特征,在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演进,文明的起源,文化交流中具有突出的地位。特别是房屋建筑的发现,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最,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门板湾遗址”为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是孝感地区唯一的一处“国保”级的古文化遗址。
陶家湖遗址位于应城市区西约18公里的四龙河中游,遗址总面积67万平方米。整个城址为土筑城垣,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南部 有大 面积台地,在此地面发现有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亦即原发现的“四龙河遗址”所在地。湖北省考古专家对陶家湖古城遗址的调查,认定为屈家岭文化时期。关于陶家湖古城遗址,《光绪应城市县志》有记载:“古城 在县西南汤池团,陶家湖城址尚存,故老犹能指其处,但城名无考,不知何代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