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堂】(1426—1486)字均彩,号侃斋,明代安文中宅人。民间称“咸百四公”。五岁失父,母胡氏重家教,故少年即作事慎重,后家政井然。又因其妻曹氏贤甚,产业日饶,富甲一乡。怀堂虽殷富,却耿直好施,乐于解人之难。代宗景泰七年(1456),灾情严重,田禾无收,乡人多有饿死。怀堂发谷六百斛,贩济乡民;有死于道者,买棺以埋。其间人口丁税,民负沉重,怀堂一人代输达二十年之久。自景泰五年至成化二十一年(1485),又出己资代输一都之盐课。其仲兄陈均楚早亡,留下遗腹子,族内有欲占其产业者,怀堂予以代管,待子长成,悉以奉还。四方贤人处士有难,纳入不拒,支持读书,移旬累月而不厌。及其弥留之时,尚命子孙“向后无改吾道”。
怀堂对社会公益,多热心赞助,弹财不吝。曾独资创办“侃斋家塾”,免费入学。又修饰邑县文庙,邑库乡贤祠,以扶邑人教育;于花台山下建“进德堂”,规模宏大;以朱晦翁规范建大宗祀宇四十楹,所需资金,皆由己出。寻值洪水冲毁万工城,怀堂又为之加筑,“高三丈、长三里、宽二丈,叠石为堤,直石九重,历久不坏,在堰为最”,“上有卢陂,又上有高陂,又有海螺陂,又作泰山大陂,下宅陂,皆坚筑深广,注田不竭”。其堤至今犹存,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学家屠隆为之撰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