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县紧扣“绿色发展、后发崛起”的工作主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战略,深入改革,破难攻坚,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三季度全县完成GDP 51.28亿元,同比增长7.9%。1-12月,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11.0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3%和15.56%;1-11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7.63亿元,同比增长4.4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9亿元,同比增长17.2%;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92亿元,同比增长8.0%,投资、出口、消费等经济指标有所回升,但增长势头偏弱,GDP、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要完成预期目标难度较大。
一、2014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115.11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7.89亿元,同比增长17.2%(见图表1),连续4个月出现回升,特别是11月份比10月回升了2.7个百分点,在金华各县市中排名由第7名进到第3名,实为不易。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20.61亿元,同比增长9.9%,排名第7;房地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1.9%,排名第4;基础设施投资20.81亿元,同比增长14.7%。固定资产投资离20%的预期目标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努力仍有希望完成。
图表1: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2. 出口企稳、消费持续回升
1-11月份完成出口3.38亿美元,同比增长7.32%,自6月以来连续4个月出现回升,到10月底同比增长8.23%,但11月有所回落,出口形势企稳,预计全年在8%左右。
1-11。月,实现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92亿元,同比增长8.00%,增速比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回落,但连续4个月出现回升,回升势头明显
3.财税金融总体运行良好
全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截止12月底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16.83%(见图表2),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2.96个百分点;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亿元,同比增长15.5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96个百分点。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96亿元,同比增长7.98%。
图表2:2014年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速
1-11月,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0.22亿元,同比增长14.48%,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04.80亿元,同比增长22.90%,金融存贷款余额增幅均名列全市前茅。
4.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
大力开发乡村休闲游产品,浙中杜鹃花节、嬉水节等成为我县旅游的新招牌,1—11月份,全县接待总人数52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76%、46.72%。加快浙八味特产市场、建材家居市场等重大商贸项目建设,成功举办第八届药交会和浙江省首届药膳大赛,编制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电商发展优惠政策,初步形成新城区、磐安工业园区、金磐开发区三大电商集聚区。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37亿元,增长12.1%。1-11月服务业投资26.54亿元,同比增长23.3%。
5.就业稳定、居民收入较快增长
尽管经济减速,但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的就业与居民收入指标表现良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向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倾斜的态势。1-12月实现新增就业1053人,超额完成新增就业1000人的年度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2.6%,也远低于不超过3.5%的年度考核目标。1-3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31元,同比增长12.2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6元,同比增长10.20%,均大大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在充分肯定今年经济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风险不容忽视。
1.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投资增长乏力是拖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下行风险的主要来源。一是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限,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偿债进入高峰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难度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经汇总、对接,2015年计划投资约23亿元,基本与2014年持平,难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是工业投资下滑明显,11月底完成工业投资20.61亿元,同比增长9.9%,比去年同期下滑9.3个百分点,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形势严峻,致使部分企业家生产经营信心不足,工业投资后续增长乏力,保持低速增长或成常态。三是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厚,虽然国家出台了放宽首套房认定标准、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一系列刺激政策,但房产市场成交依旧低迷,形势能否逆转有待进一步观察。
2.融资瓶颈约束凸显
随着政府融资平台清理不断深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日趋严厉,政府性融资难度不断加大,而随着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对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政府筹资压力与日俱增;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依然突出,一些企业遇到了“订单减少、成本上涨、资金紧张、用工短缺”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而由于企业盈利能力减弱,银行基于违约风险考虑,惜贷、限贷现象增加,甚至还进行抽贷,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