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
李渊引兵自河东济河而西,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中潬二城降胡氏曰:蒲津城在河西岸,亦谓之西关城,所以护蒲津浮桥者。唐开元十九年,于蒲津两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以维浮梁《志》云:唐初横ㄌ列舰以渡河,ㄌ断舰破。
开元中
改作蒲津桥,铸铁牛八,牛有一人策之,其下熔铁为山,又为铁柱灌之,分列两岸,以维浮桥。今东岸有四,西岸有三,其一沈于河。张说《铭》曰:隔秦称塞,临晋名关,关西之要冲,河东之辐辏。是也。宝应初,回纥引兵助唐讨史朝义于东都,至忻州,欲自蒲关入,由沙苑出潼关而东,不果。
建中四年
朱Г作乱,据长安。上幸奉天,李怀光自河中度,至河西,屯蒲城。李晟亦自易定西还,自蒲津济,军于东渭桥。
兴元初
李怀光叛,自泾阳焚掠而东,至河西,或劝河中守将吕鸣岳焚桥拒之,呜岳不能从。
中和四年
黄巢掠河南诸道,请救于河东帅李克用,克用引兵欲渡河阳,为河阳帅诸葛爽所拒,乃还兵,自陕及河中,度河而东。
五代梁贞明六年
河中帅朱友谦袭取同州,去梁归晋,梁遣刘?等攻同州,友谦请救于晋,晋将李存审等将军至河中,即
日济河,军于朝邑,既而大败?兵。汉乾?初,李守贞以河中叛,汉将白文珂克西关城,栅于河西。
宋大中祥符四年
行幸河中,祀汾阴,改为大庆关。
建炎初
金人窥关中,济自蒲津《金史》:元光初,时汴军粮运不继,李复亨议以陕西地腴岁丰,宜造大船,由大庆关渡入河东,抵湖城以通运,不果。
元致和元年
燕帖木儿据大都,迎立怀王陕西行台,也先帖木儿起兵从大庆关度河,入河中府,趋怀、卫河东,官吏皆弃城遁,既而上都陷,乃降。
明初平关陕
亦自蒲津济。王氏有言:武关以限南诸侯,临晋以限东诸侯,蒲津为关河之巨防,于今为烈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