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故事】
大良民信双皮奶,始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年顺德大良的放牛娃董孝华因牛奶太多无法全部卖掉,常常为保存牛奶而绞尽脑汁。有一次,他试着将牛奶煮沸后保存,却意外地发现牛奶冷却后表面会结成一层薄衣,尝一口,居然无比软滑甘香!此后一试再试,制成了最初的双皮奶,也成为了双皮奶的创始人,在大良华盖路开设了“民信双皮奶”老店。
正宗双皮奶的做法非常地考究。先将新鲜的牛奶煮热,趁热倒在碗里,不久鲜牛奶表层结出奶皮,用筷子将奶皮刺穿,缓缓地将碗里的奶倒出,加入适量的蛋白,白砂糖,搅匀,再延碗边慢慢倒回原来的碗里,原来的奶皮慢慢地浮起,然后放到火上炖,不久就会结出一层皮来,这样形成了二层皮,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故命名为“双皮奶”。吃双皮奶,其实最要紧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层滑爽厚道。
二、【民信入选“广东老字号”】
《关于公布第一批广东老字号名录的通知》,全省共有38家企业(商号、商标或品牌)被认定为第一批“广东老字号”。顺德有两家企业入选,始创于1930年的佛山市顺德区大良民信甜品店(以下简称“民信”)便是其中之一。于2013年3月21日上午,广东老字号工作委员会和广东省老字号协会在广州隆重召开首批“广东老字号”暨中华老字号直接认定为“广东老字号”授牌大会。
根据规定,这次评选的老字号是指“具有一定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拥有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和良好信誉的商号、商标或品牌”,其商号、商标或品牌必须发源于广东,具有岭南特色,创立时间达50年或以上,经营活动累计时间超过30年,目前仍在开展经营活动。 大良民信“双皮奶”号称全顺德工艺最精、字号最老,其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停业停产。1990年,民信创办人董孝华的儿子董兆祥重撑品牌,他先在陈村重新制售“双皮奶”,三年之后在大良华盖路让“民信双皮奶甜品”复业,走上了重振家业之路。
现在第三代传人董翰承、董毅莹正遵循前辈们走过的路,为民信的发扬光大而努力锐意创新。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信“双皮奶”会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更被人熟悉,我们也相信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三、【双皮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顺德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 经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认可,公布了民信甜品店《双皮奶制作技艺》成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信第二代传人——董兆祥成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民信以双皮奶著称,已有近百年历史,一直深受广大食客追捧,远近驰名。这么多年来,很多食客都研究双皮奶的制作过程,先将鲜牛奶炖滚,趁热倒在碗里,热气会使牛奶表层结出奶皮;待牛奶完全冷却后,将牛奶倒出,让奶皮留在碗底,加白糖、蛋清均匀搅散后,再倒回刚刚有奶皮的碗里,使碗底的奶皮浮起;然后将其放到火上继续炖蒸,适时起锅、冷却,新的奶皮生成,是为双皮奶。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其中暗藏许多玄机。如原料牛奶上的选择非常重要,成品既有奶香,又有蛋味,甜而不腻;蒸炖的火候和时间也很重要,多一分则嫌老,少一分则嫌嫩,最好是细腻柔滑,入口即化。这传统制作手艺已传承了三代,民信第三代传人为了能将双皮奶的传统制作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对此进行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通过一级级的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认可,《双皮奶制作技巧》成为了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相信,在政府各单位保护下,双皮奶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传统美食,更好地传承下去。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huminling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3972875.html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1213xm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minly1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