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朝同志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宽城满族自治县邮政局的水上邮路的乡邮员, 1999年,刘保朝当上承德市惟一一条水上邮路的乡邮员。从此,他接过了由县城到独石沟乡这条半为高山半为水的邮路重担,独石沟乡位于潘家口水库中游,这里山高水阔、地广人稀,方圆85平方公里,仅有的1900多人口居住分散,分布在环库区4万亩水面周围的大小沟岔中。面对这条邮路线长、点散、道险的山水邮路,他不但没有像之前的几位乡邮员那样半途而废,而且一干就是13年。
他不畏艰辛,默默无言,为库区人民构起了了解外界的信息桥,搭起了乡亲们连接外地亲友的亲情线,与此同时,他还主动承担起“货郎”,做起“捎、买、带”,解决了库区群众因交通不便而办事难问题,主动帮群众看病、买药,得到当地群众及乡党委的高度评价;舍小家、顾全大局,一心扑在投递事业上,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热,始终将报刊邮件迅速、准确、安全地投递到用户手中,无一差错,十几年来局里布置的各项工作都完成的很出色。
刘保朝同志饱尝着邮路中的艰辛,面对暴风骤雨的瞬间而至,他不顾自身的安危,一边牢牢护住船上的邮包,一边忙着向外舀打进船舱里的水。风雨过后,船已被吹出2公里远,后舱里的水快积满了,人也如同水中捞起一般,惟一没湿的只有包得严严实实的邮包。
不畏艰辛,坚持做好服务工作,“满足乡亲们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没有任何条件可讲。”这是刘保朝始终坚持的信条。2007年8月的一天,为送一封车场沟村特快专递邮件,要走5公里的水路,翻过三座大山。有两座山,从山下到山上就得走上一个小时。盛夏的太阳火辣辣的,烤得他浑身是汗。当把邮件送到收件人手中时,他的心踏实了,刘保朝深知特快专递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送达的要求和寄件人使用特快专递时的心情,促使他接到邮件后没有犹豫,他常说:“邮政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只要为客户服务好,再累也值。”
为乡亲们服务,刘保朝从不分分内分外。他既是投递员,也是采购员、送货员、卫生员。在库区生活的乡亲们,离城镇很远,而且山水相隔,经常是乘乡政府每周一次的班船才能出一趟库区,交通极为不便,有的人甚至一年难得出去一次。人们有时为了购买一些日常用品,常常需要往返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费力费时。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出门办事更难。为此,刘保朝就利用跑邮班的时间,主动为沿途的乡亲们承担起采购、捎带物品的工作。不管是大事还是小情,无论是购种子、买农药、汇款、取包裹,还是买一些日常用品,只要找到他,总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为了使在库区外上学的孩子们早点赶回家,他还承担起义务接送孩子的“任务”。每到周五,他都要把20多个学生,一个一个送到家中。有人曾经问他,船要耗油,又有那么多风险,为啥不收点费。他说:“我是库区人民的邮递员,我了解他们的苦衷,我怎么能收他们的钱呢?”
几年来,他为乡亲们捎带了多少东西,接送过多少次学生,他早已忘得干干净净,但乡亲们却一一地记在了心里。在库区,有人不知道他的姓名,但一提到乡邮员,乡亲们都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心为乡亲们服务的好小伙。
由于工作时间长,作息时间不定,他患上了胃病,经常胃痛、头晕。09年5月的一天,他发起高烧,医生为他开好了病休假单,领导也批准他休假养病,并调配其他人暂时负责邮件投递,但他考虑到换人顶班,会因邮路不熟,影响投递质量。因此,他坚持带病投递,确实支持不住时,就在船上、路边坐下休息一会,坚持把邮件派送完才放心的下了班,回到家里再吃药、打点滴,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周,但他看到群众接到邮件、信报后喜悦心情,就有一种虽苦尤荣、虽苦犹甜的感觉。他在工作中深深体会到,乡邮投递虽是一件很平凡的工作,它既是一条亲情、友情的连接桥,又是一条群众脱贫致富、传递各种知识的信息路,因此每当看到好的致富信息、养殖信息他都会及时向群众推荐,许多人因他带来的信息提高了水产品经济效益。
2010年8月,刘保朝像往常一样细心整理着邮件,当他在邮件中发现了一封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便坐不住了。他清楚地知道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这份通知书意味着什么。他深知库区孩子上学的不容易,心想“我决不能耽搁孩子们的前程!早一点把这个好消息传递到”;带上裹得严严实实的邮件和早已装船的自行车上路了,经过三四个小时的行船,离目的地还有一段山路,他便固定好船,开始顶着炙热的太阳徒步行进,又走了七、八公里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当家人接到通知书时,那种欢喜、激动、感激的心情,不以言表,既感动又心疼的全家人,连忙把刘保朝拉近了屋里,此时他才感觉到汗水早已把衣服浸透。
身为共产党员的刘保朝在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12年来,他送出的邮件、报刊、信件无一损坏丢失。由于工作出色,于2006年被评为承德市“平凡之星”、市级“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授予县级“十大杰出农民工”、“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市邮政局评为优秀投递员、2007年被授予河北省邮政系统劳动模范,2009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刘保朝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鸿雁,将封封家书、份份报刊、件件邮包,传进送出,搭起了库区乡亲们连接外地亲友的亲情线,构起了群众了解外界的信息桥。十三年寒暑、十三载春秋。他用一行行坚实的足迹,踏遍了潘家口库区的山山水水,实践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宗旨,树立了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