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泥塑的知名度很高,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代表作。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农民泥塑运动是1970年代除了《收租院》之外,在中国最有影响的雕塑事件。它最辉煌的时候是1977年曾经和重庆工人雕塑一起,进入到中国美术馆展出,还在全国各地进行过巡回展览。明清时期,湖北黄陂、孝感一带就流行民间泥塑,匠人们制作一些小的泥塑之乡-木兰云雾山玩具和观赏品售卖,或许这就是黄陂农民泥塑得以产生的传统基础。从“文革”后期的1974年开始,黄陂农民自发地开始利用传统的泥塑方式配合形势教育,诸如“批林批孔”、塑村史家史、塑新人新事。他们用箩筐扁担,把这些小型泥塑像货郎担一样,送到家家户户,送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展示。
黄陂农民创造的这些泥塑作为新生事物,马上引起了上级注意,湖北美院和中央美院的专业雕塑家也闻风而至,到黄陂举办泥塑培训班,辅导农民提高泥塑技术。当时,黄陂县几乎每个公社都办了农民泥塑培训班,这种广泛的民间雕塑活动,为黄陂培养了雕塑一大批爱好者。
黄陂农民泥塑运动在当年的下乡知青中,培养了一批雕塑爱好者,当年的泥塑培训和创作为后来他们报考专业院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批人中的佼佼者,如傅中望、项金国、陈育村等人都成了当代中国著名的雕塑家。“文革”时期的黄陂民间泥塑活动也为黄陂培养了一批拥有雕塑技能的农民,改革开放之后,这些会做雕塑的农民先是做石膏的“维纳斯”四处推销,后来,大规模的城市化兴起,他们又开始做建筑装饰的构件,就是在这些人里,最早出现了“万元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