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涨烧饼

家乡区县: 江苏省泰兴市

涨烧饼,是老家的发面饼,乡亲们常吃的一种面食。从记事起,我就知道,每年八月十五,它就是全家的月饼。
农历八月十四的傍晚,夕阳西下,田里早就没了干活的人,就连屋前屋后的老母鸡也抓紧了最后的觅食时间。母亲中午就发酵好了面,这个时候已经把洗脸盆鼓得满满的,我特别喜欢拿自己的小手去拍,感受它的弹性。母亲立即训斥我,我不以为然,挤弄着怪脸,一个劲地嚷嚷着:“跟我的屁股一个样!”说完,我就一溜烟跑到门外,如果母亲不追着我打,我又凑过去,看她精心加工中秋节的最好礼物。
我特地查阅过关于涨烧饼的来历,却未能如愿,只是听人说它是老家黄桥烧饼的一种,在黄桥决战中它支援前线立了大功。涨烧饼的由来,有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苏北百姓有八月十五敬月光菩萨的习俗。月光菩萨食素,人们便以面粉、豆油、芝麻为原料制成饼,作为供品。八月十五,明月圆如镜,饼的形状自然而然被揉制成圆形。乡亲们以涨烧饼敬奉月光菩萨,祈求幸福、平安。
涨烧饼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技术和时间,是一种典型的细工慢活,现在已很少有人会做这种烧饼了。烧饼形状两边都像大锅盔,有的乡邻能够做到十多斤重,也有小的一两斤,好保存,即使盛夏也不容易坏。母亲经常说,上好的涨烧饼对和面要求特别高,一般人都做不好;其次上锅烤时两面都要有适当的油及芝麻,火的大小是最难掌握的,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火需要长期积累经验,有的要烧烤十几个小时。烧火这一步,母亲从来不让父亲来干,每次都是由她亲自上灶。
每次看母亲做起来就几道程序,感觉不到复杂,然而加工好了的涨烧饼,金灿灿,煞是可爱,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咬一口,饼疏松而富有弹性,芝麻香、饼香、油香一齐袭来,令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乡亲们在十四这一天就要做好,通常要做两个,一个用着祭天(月亮),一个自己吃。没有面就做一个,十四的晚上就祭天,祭后就可以吃了。不过,小的时候母亲通常就做一个,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面粉,十四晚上就做好了,但她从不允许我碰它,第二天下午,父亲从村子里的供销点又买回六个小的月饼,晚上一起敬菩萨,敬完之后我们就可以享受母亲的手艺了。
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好多年了,每到中秋节,单位就会统一到超市采购几百块一盒的月饼。我每次拿起月饼的时候,迟迟不愿入口,因为心里想的尽是母亲的涨烧饼。

双馨梓kylin(2014-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