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亭,仙游县内城镇,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相传汉朝有何氏九仙,往九鲤湖修仙途中在此结枫为亭,所以枫亭因此而得名。
枫亭元宵游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北宋庆历年间(1046年),当时枫亭当朝为官的人比较多,他们把京都灯庙中富有韵味的灯饰传回了家乡,并且结合了当地的特色,形成了独具区域风味的元宵灯节。因为在枫亭,元宵节游灯是一大盛事,热闹非凡,所以我们俗称“闹元宵”,而闹元宵的最大寓意就在于驱邪驱魔,迎接祥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历年的枫亭游灯都是在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总共5天,而正月十五那一天当属最热闹的一天。不仅是在城镇上有游灯会,每个乡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游灯盛会。在小的时候,元宵节那天要是能抢到一个好位置观看整场游灯是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元宵灯会上面,不仅能看到很多别具一格的彩灯,还有十音、八乐、车鼓等表演,而最喜欢看的就是别致的“百戏彩架灯”。“百戏彩架灯”是用平板搭一个小平台,然后挑选几个清秀的男孩或者女孩,扮上古装代表人物,穿着华丽的戏服,立于精心制作的楼台亭阁、高山流水之中,千奇百态,令人赞不绝口。比较出名的“百戏彩架灯”有妈祖救驾、林则徐硝烟、春草弄堂、八仙过海等等。在观赏完形态各异的灯饰之后,枫亭乡民最关注的便是游灵,游灵指的是由几个抬轿者将菩萨抬出,接受所有乡民的香火供奉,菩萨所到之处,必然炮声震天,声势雄壮。乡民们都会虔诚祈愿,祈求来年一切顺利平安。
枫亭游灯有时候会碰上下雨,但是不论是参演者还是观看者绝对都是有增无减,这也体现了我们同娱同乐、团结共进的乡情。2008年6月,枫亭游灯习俗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