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煎堆

家乡区县: 佛山市南海区

九江煎堆是南海九江镇的传统特产。“煎堆”曾被成为“碌堆”,唐朝时期就已被作为宫廷中的食品。清朝时,九江人邹便南改革煎堆制作工艺,改良而成的“九江酥皮大煎堆”非常受欢迎,并在民间普及制作。20世纪30年代初期,九江煎堆已出口至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和美洲各地,同九江双蒸、鱼花一道被誉为“九江三件宝”。1986年,九江煎堆被编入《中国名土特产辞典》。

煎堆的由来和传说
广东人制作煎堆由来已久。明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已有记载:“广州之俗,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爆谷,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祭祀祖先及馈亲友者也。”清末民初的一首《羊城竹枝词》也有“珠盒描金红络索,馈年呼婢送煎堆”之句,可见当时已有把煎堆作为年宵礼品之俗。据专家考证,煎堆就是由唐代以前的“煎饣追”(dui)演变来的。唐人王梵志有诗赞曰:“贪他油煎追,爱若菠萝蜜。”“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在煎堆“家族”中,品种众多,有石岐煎堆、九江煎堆、空心煎堆等,但当以龙江煎堆为上品。龙江煎堆呈球形(寓团圆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蕴),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黄,表皮匀布芝麻,爆谷馅甘蜜味浓,其皮酥脆异常,为新春送礼佳品。


煎堆的做法
原料:糯米粉500克,白糖100克,红糖700克,饴糖100克,爆谷花、花生仁、芝麻仁、植物油等各适量。
煎堆的特色:形圆硬脆,食之香糯甜美。
做法:1.将糯米粉150克用清水和成粉团,放人沸水中煮熟,然后加入350克生糯米粉、100克白糖揉成面团为皮料。
2.红糖、饴糖加适量清水煮熬成糖胶液,加入爆谷花、花生仁、芝麻仁拌匀成馅,并趁热按成小团。
3.取皮面55克,包入馅料750克,搓成圆形,洒上一层水后,粘上一层芝麻,即成煎堆生坯。
4.锅内加植物油烧至六七成热,放入生坯,炸至膨起呈圆形至熟即可
流传范围
流行于著名侨乡文昌市一带,尤以锦山地区出名,故当地方言又称“锦山空心珍袋”。


手艺传承
煎堆是岭南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唐朝已经非常盛行。“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作为馈赠、待客和贺年祭祀的供品,是家家户户春节的必备食品。光绪末年,南海九江人邹便南改革煎堆制作工艺,开设了一间名为“邹广珍”牌号的煎堆店,其“九江酥皮大煎堆”广受欢迎,并在民间普及制作。20世纪30年代初期,九江煎堆便出口至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和美洲各地。现在每到春节,海外的九江乡亲都会想出各种办法,买些“九江酥皮大煎堆”作年宵。一只甘香酥脆的煎堆已经成为九江20万海外侨胞维系浓浓乡情的一道独特记忆。


风味特点
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用料考究、皮脆馅香、味道浓烈。馅有十多种料和素荤、甜、淡各种口味以及块状、丝状各种。锦山煎堆选用上乘糯米制作果皮(有些还粘芝麻),用花生油炸熟。不论果皮、果馅都有浓郁的香味。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rongshaozheng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124424651/profile?topnav=1&wvr=5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24424651

(2014-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