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经济的第二产业

家乡区县: 罗山县

     罗山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按照优势做强、产业做大、机制做活、环境做优的整体思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推动工业小县向工业大县跨越。全县形成化工、纺织、木业、机械、陶瓷、粮食加工六大优势产业。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增长35.3%,实现利润2.2亿元,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6家增至39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25家。金鼎化工、博润纺织、龙马实业、友邦木业等企业实现产值超亿元。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6.4亿元,增长23.7%,占GDP比重达55%。

         树立全县办工业、全民招商理念,推行招商引资项目责任制,重奖招商功臣,大力发展回归经济等措施,全力做好招商引资文章。2007年,全县引进工业项目8个,引资金额3.3亿元。实施金鼎化工60万吨煤制二甲醚、20万吨合成氨技改工程和粉煤制棒,鑫鑫木业年产8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板,龙马实业5000锭雪尼尔纱等重点工业项目19个,总投资达5.1亿元,促进了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金鼎化工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对外发行股票,成为河南省第一家在该股票市场上市的民营企业和全国第一家在该股票市场上市的化工制造企业。"金鼎"牌尿素被授予"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龙马、博润两家纺织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20万纱锭,使罗山成为河南纺织大县。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累计投入9300万元建设4平方公里的工业集聚区,建成了完善配套的水、电、路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入驻园区的企业达到35家,固定资产12亿元。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实施"零距离"指导、"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和招商引资项目"零障碍"入驻。坚持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县四大家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一站式收费等制度,坚决查处影响发展环境的人和事,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良好环境,"洼地"效应更加显现。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1亿元、利润总额10.7亿元,分别增长15.5%和16.6%。实现外贸进出口2560万美元,荣获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称号。一是产业集聚能力持续增强。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65家,累计投资1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增长38%。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亿元、利税7亿元,分别增长7.1%和11%。新增就业人口5000人,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二是石材专业园区建设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园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完成规划编制和立项,两条1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已开工建设。县石材行业协会正式成立,签订投资合同企业12家,合同金额8亿元,已落地开工企业9家,完成投资3亿元。

安好(2014-05-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