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不断加大城乡建设投入,拉大城市规划发展框架,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目前,县城框架面积达到16.8平方公里,乡镇镇区建成面积1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28.7%。
新区建设实施了灵山大道三、四期,龙池大道二期,世序东西路二期和仁和路、春秋路、惠民路等道路建设。"名仕家园"三期、温州城市花园一期、府邸花园一期、鸿禧嘉园一期、王府大街一期等工程已基本竣工。新区累计开发建设项目达到57个,总投资18.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投资751万元对老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拓宽改造。加大了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市级园林县城和市级文明县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完成93个中心村的规划评审工作。"村村通"建设总里程达到825公里,实现了行政村100%通水泥(柏油)路,村、户通电率100%。建成农村沼气池2000座,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6万人,维修改造中小学校舍3.4平方米。
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罗山县委、县政府把解决民生和促进和谐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构建和谐罗山。
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被确定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代表河南省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巩固加强计生优质服务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7年底全县参合农民57.3万人,参合率达94.4%。城乡困难群众住院医疗保险覆盖2.8万人。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农村低保实现扩面、提标,保障对象2万人。建成投入使用敬老院45所,实现五保集中供养2050 人,集中供养率35%,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关停43 家粘土砖瓦窑厂和8家污染严重的珍珠岩厂,生态环境得到较好保护,被联合国列为淮河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实施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