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蒙古族美食之烤全羊 烤全羊蒙语为“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客的传统佳肴,又称“整羊席”。
整羊席是呼伦贝尔地区款待贵宾和祭奠及盛大节日宣会上的极贵重的名佳菜。色、香、味、形具佳,别有风味,因宴席是用整只羊做成而得名。一般选用二岁左右肥全羯羊。
烤全羊的制作法简单说来,即把“珠马”白条绵羊带头蹄用特备的装置吊好,再将各种调味品放入预先切好的切口和腹腔内,然后在表皮上涂一层食用油,再装入特制烤炉中烤制。大约烘烤三个多小时,便是一只外皮酥香,味美肉嫩的烤全羊了。按照一般规矩,宴席上五道菜后,才把烤全羊置于大盘端来,请宾客观赏之后,再把它端回去,按皮和肉分别切成片或块重新上桌供食用。吃时可随意用合叶饼,夹着肉和大葱、甜面酱等佐料吃,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烤羊腿
烤羊腿是呼伦贝尔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肴名菜。烤羊腿是从烤全羊演变而来。
相传,生活在中国北方广阔大地上的狩猎和游牧的民族,常在篝火旁烘烤整只的猎物和整羊进食。人们逐渐发现整羊最好吃的部位是羊后腿,便经常割下羊后腿烘烤。单独烘烤的羊后腿不但比烤整羊时间快,而且更加味道鲜美,食用方便,烤羊腿遂逐渐代替了烤整羊。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羊腿烘烤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各种配料和调味品,使其形、色、味、鲜集一体,色美、肉香、外焦、内嫩、干酥不腻,被人们赞为“眼未见其物,香味已扑鼻”。
烤羊腿的做法是:取剁去小腿的羊腿一只洗净,在肉表面深划十字花刀,刀口深至骨,放入烤盘内,加入胡罗卜丝、芹菜段、葱丝、姜块、蕃茄块,再加入胡椒、料酒、酱油、精盐、清汤等调味品,放入烤箱,烘烤约四小时左右,等汤近无,肉干呈酱红色时即可出炉,整羊腿盛盘上桌,用刀切割成小块,供佐酒下饭。
呼伦贝尔大草原风味名菜之一。选取羊后腿嫩肉,剁去小腿洗净,在表面浅划十字刀花,放入烤盘内,加入葱丝或葱头、姜片、西红柿块、胡萝卜丝、芹菜段等,或再加入胡椒、料酒、酱油、精盐、清汤等调味品,放入烤箱。烘烤约4小时左右,待汤火、肉干呈酱红色时即可出炉,然后整腿盛盘,上桌吃时用蒙古刀,削成片状,并维持腿的原形状,佐以甜面酱进食,若和黄酱、葱段、荷叶饼食用最佳。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 在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官员,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 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
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而侍从却天天向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 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 们的注目和青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