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龙门大门后,看到的是那一排长长的青石阶,从青石阶往上走,目光所及是那高大的古榕树,与那不见尽头的的石阶,当然也少不了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清泉水。从石阶开始就是九龙峰寺庙群的大体景色了。那宽阔的池塘里养着的是鲤鱼,有金色、红色和白色的,聚聚散散,似花朵,似流云,似仙木。当然还有哪在石台上小憩的乌龟,这个就是九龙峰的放生池,在湖里放生鱼儿,祈福保平安。
九龙峰里到处是一些庙堂,在里面供奉着一些神像,是平山镇当地居民祈福的主要地点。里面较著名的庙宇有:谭公庙、九龙峰祖庙、谭公得道亭、文昌宫
谭公庙:谭公庙又称谭公庵, 谭公庙建于元代末年,清道光三年重修。谭公祖庙为边长20米的正方形建筑,庙内建筑画栋雕梁,精致优美。正殿供奉的是谭公童年塑像。祖庙右侧,有一小瀑布,水声如琴鸣,水流似银链。瀑布下的谭公洞属“洞中洞”奇观。外洞只有1米见方,内洞却大得可以容纳下几个牧童牧牛、嬉水。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十余座庙亭坐落其间,主要名胜古迹有:祖庙、文昌宫、龙通寺、得道亭、志荫亭、下棋亭、石戏台等。古往今来游客,到此观光揽胜,烧香拜佛,流连忘返。
九龙峰祖庙:位于惠东县平 九龙峰祖庙东南4公里处,因有九条山脊似和条龙而得名。这里有以谭公祖庙为中心的大小10余座庙亭和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六百多年前,谭公童年在此放牛,后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而建造庙亭,祖庙始建于元代未年,清道光三年重修,庙内建筑画栋雕粱,精致优美,大门有一对石狮,一副对联“声动虎蛇龟尽伏,功施风雨露无偏。”
谭公得道亭:得道亭, 谭公得道亭是九龙峰第一座最具古建筑风格的庙亭。它坐东南向西北,后倚一丛大石,西北面有一条小石溪渡过。此亭道光甲午年(1834)重修,民国期间的1912~1930年以及1984—1991年间多次修葺,但古韵犹存。亭正方形,边长5.4米,单檐歇山顶,青色琉璃瓦上盖,亭顶分别由六支四方石柱和八角石柱支撑,正檐两侧有花鸟屏风,精工雕刻。后壁有一个大落地圆窗,中间竖着“谭公得道古迹”阴刻石碑一方,(原碑已断,现见到的是后来仿制的,碑高178厘米,宽34厘米。)亭的楹联是“道协天人早岁乘龙从此去,情深桑梓今朝跨鹤定归来”。
文昌宫:位于九龙峰祖庙南侧,依山势分两级建造,级差3.1米,坐南向北偏西5度,硬山顶,抬梁式构架,三开间,二进深,面宽8.1米,总深16.5米,建筑面积134平方米。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1984年作过大修,除保持原来的建筑格调外,增加了一些墙塑壁画,使祈求文化昌盛的气氛更加浓烈。其右侧的“礼门”对联是:“彩笔昔曾干气象,人文从此际风云”。
在一些大型的节日,例如,春节。在春节来领之际,九龙峰的寺庙里总是香火鼎盛,从早到晚到来祈福,拜神的信客总是络绎不绝,寺庙里面爆竹燃放区从没有停下来过,喜庆的爆竹声响了又响,在九龙峰祖庙、文昌宫、谭公庙里,有人在奉香,有人在祈福、有人在求签,好不热闹......
九龙峰的寺庙,我介绍的不太详尽,希望你能去亲身感受九龙峰的魅力。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lanwuwei
梧桐子网站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8119797.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