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西牛麻竹叶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西牛麻竹叶是广东省著名的特色产物。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麻竹,在英德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清朝,清代道光年对英德麻竹笋就有记载。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广东农村概况调查报告》英德县概况,在森林部分记述"第四区内除松林外,以取笋制干之竹为多".

   1998年,麻竹叶被卫生部正式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名单。1999年竹叶黄酮获国家级新产品证书,其衍生产品---竹康宁胶囊获卫生部保健食品批文,竹叶啤酒和竹叶饮料等也纷纷上市。

    新中国成立后,英德市的麻竹叶有了很大的发展,种植的面积和竹叶产量随着农村制度的改革不断发展,到1986年,麻竹的种植有6万多亩。同年,广东省山区经济工作会议之后,人们对山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麻竹由于易管理、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英德市积极引导山区人民把麻竹作为山区种植的优先发展品种。与此同时,竹叶价格不断上涨,麻竹收购加工厂的建立,有力地配合了麻竹的种植,使麻竹种植在以西牛镇为中心的周边镇迅速扩展,大洞、九龙、石灰铺、浛洸、连江口、黎溪、英城等镇也把麻竹作为种植的主要产品。

   英德市麻竹经过多年的推广,发展非常迅速,到目前为止,全市麻竹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麻竹叶2300吨,年产值6210万元以上。竹叶已形成了生产规模化、分布区域化、经营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的生产经营格局。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麻竹笋最大产区之一。

    目前,英德市的麻竹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麻竹叶2300吨,已有较大的竹叶收购企业 20家,主要集中在西牛镇,使西牛成为名符其实的竹叶生产加工集贸基地,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2005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麻竹笋之乡".  

    西牛麻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竹子)的叶。竹叶在我国拥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是国家认可并批准的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

    西牛麻竹叶呈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毫米,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著;叶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西牛麻竹叶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国珍竹康宁是以竹叶为主要原料,竹叶提取物高度浓缩了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抗目田基能力;其抗衰老,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与松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相近;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可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czh1919(2015-11-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