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徽商远赴大江南北的黄山烧饼

家乡区县: 安徽省休宁县

  说起地道的徽州小吃,美食达人汪晓莉首推黄山烧饼。跟随她的脚步,我们来到屯溪老街的一家烧饼店。

  黄山烧饼,又名“皇印烧饼”,以上等精面粉、净肥膘肉、霉干菜、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系在特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再焙烤,前后数小时而成。

                

  黄山烧饼因为形似金黄的蟹壳,故又名“黄山蟹壳黄”。由于黄山烧饼个头小,携带方便,且烘烤时间长,水分大多蒸发,不易变质,当年曾随徽商走遍大江南北,名气也越来越大。相传陶行知当年从休宁县万安镇新安江码头乘船去上海求学,随身携带的就是黄山烧饼。

                  

  39 岁的朱绍平制作黄山烧饼已经23 年了,而他的店也有40 多年的历史。“面要提前6 小时发好,擀面皮一层层用油起酥,再抹上菜籽油,卷起来揉成长条。”朱绍平擀好的面坯多达十几层,这样烤熟后才能“油酥千层口口香”。

  馅料的选择也很讲究,选猪脊背上的肥肉,跟泡好的梅干菜调成馅,梅干菜吸饱肉油,吃起来鲜嫩有汁。最后是烤制,即便技艺娴熟,也不敢保证每次都成功。“前几年使用土炉,现在被电烤炉取代,炉温还需摸索掌握。”

  刚出炉的黄山烧饼色泽金黄,吃起来酥脆爽口,油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相传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由清代著名“两淮八大总商”之首、被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张罗接待,即所谓“江春大接驾”。“江春大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的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寓意乾隆对该烧饼的喜爱程度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

 

   黄山烧饼购买链接:http://www.wutongzi.com/pro/cp/11859.html

 

八路军008(2015-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