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臭鲑鱼俗名臭级鱼,流行于徽州地区(今黄山市一带),是一道皖南地区汉族传统名肴,作为徽州名菜,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别有一方风味,吃过的人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臭桂鱼属于徽菜菜谱,主要原料是桂鱼;工艺是腌,制作简单。
徽州臭鲑鱼也叫“腌鲜鳜鱼”、臭桂鱼”,是徽菜代表性传统佳肴,也是徽州人特有的吃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鱼先腌后烧,肉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具有特殊的发酵香味,过口不忘,风味独特,食后咋舌!吃过的人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徽州歙县和绩溪是做这道菜最好的地方之一, 现如今绩溪又推出了 臭鲑鱼的新做法 如“干锅臭鳜鱼”、“汉堡臭鳜鱼”、“酱香臭鳜鱼”、“窖香鳜鱼”等多种烹调方法。
没吃过臭鳜鱼的人,第一次吃臭鳜鱼,会稍微有些排斥,不敢下筷,因为鳜鱼发出的似臭非臭的气味,叫人有点担心。其实,你一点不用担心,这绝不是鳜鱼变味而发出的异味,这是这道菜独有的风味,可以先试着夹起一小块儿,细细咀嚼的过程就是脱掉败絮、露出金玉的过程,越来越香,并且会觉得有一些别样的新鲜。余味悠长,口感筋道,并非一般的鲜鱼能比。真要说类似口感的,当属大黄鱼,如蒜瓣一片一片的鱼肉雪白,像极了少女的嫩滑肌肤;细细品来,其肉质的口感介乎于腌肉和鲜肉之间。套用法国著名雕像家罗丹的助手葛赛尔的话来说:它“臭得如此鲜美”!你会从心眼里折服,徽菜把它当作招牌菜,绝非浪得虚名。
【特点】
原汁原味,醇厚入味,腌制入味,似臭实香,嫩而鲜美,发酵入味,之法独特,入口得异香,鱼肉鲜嫩,入品爽滑,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爽嫩可口。
【徽州黄山臭鲑鱼的腌制方法】
制作黄山臭鲑鱼主要是鲑鱼的腌制,因为鲑鱼腌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菜质量。腌制黄山臭鲑鱼首先要选用新鲜之鱼,去掉鱼鳞及内脏,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
可选一木桶,先在木桶底部撒上少许精盐,然后逐一将鱼表面抹上适量的精盐,整齐地放入桶内,一层一层往上码,最后在鲑鱼上面压上重物将鱼压紧,每天上、下翻动一次,数日后闻到“臭”味时便可出桶,将鱼清洗干净便可用来烹制,腌制后的“臭”鱼一次用不完可以冷冻保藏。
【徽州黄山臭鲑鱼烹饪】
烧制时,先将腌好的鳜鱼去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并在鱼身两面各划几条斜刀花,然后晾干。猪肉、鞭笋切成片,青蒜切成六分长的小段。锅底生旺火,放入生猪油,烧至七成熟时,投下鱼,炸约一分钟后翻身,待两面呈淡黄色时,倒入漏勺沥油。
在倒出沥油时,原锅内留少许余油,下肉片、笋片略炒后,放入鱼,加酱油、白糖、姜末、水五两和老酒若干,用旺火烧开,改用微火烧约四十分钟,至汤汁快收干时,撒上青蒜,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淋上熟猪油起锅。
【制“臭”鲑鱼的关键】
(1)在腌制“臭”鲑鱼的过程中,温度和盐量的变化都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0-30℃为宜,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腌制的速度越快;盐量则以每25kg鲑鱼400-500克盐为宜,在此范围内盐量越少腌制的速度也越快。以25kg鲑鱼500克盐为例,当温度在10-20℃时,腌制时间约为7天,当温度在20-25℃时腌制时间约为4天,温度在25-30℃时则需2天时间便可腌制完成,达到“臭”的效果。
(2)腌制“臭”鲑鱼的桶以选用木桶为佳,这样才能使“臭”鲑鱼“臭”味醇正。在腌制过程中外加重物压制可以使“臭”鲑鱼烹制后肉质紧密,每天上下翻动一次能使盐份均匀地渗透每一条鲑鱼,使其出品统一。
(3)腌制“臭”鲑鱼还可以分为整条腌(适合于250克-500克/条的鲑鱼)和块状腌(适合于较大的鲑鱼,改小块后再腌制),烹制后风味都一样,但因块状鲑鱼具有易受味,便分食的优点,故而更受食客们之喜好
【传统徽菜名肴】——红烧徽州臭鲑鱼
原料:桂鱼1尾、约600克、臭豆腐2块、姜片10克、蒜片20克、马耳朵葱30克、野山椒30克、辣椒酱15克、精盐、胡椒粉、料酒、白糖、味精、酱油、葱姜汁、红油、干湿生粉、鲜汤、香菜各适量、色拉油10000、约耗100克。
制法:1.桂鱼宰杀后治净,剁下头、尾,将头尾用精盐、胡椒粉、料酒、葱姜汁腌制片刻,然后入笼用旺火蒸熟后保温待用。2.鱼身去净骨刺,将鱼肉片成大片,用精盐、胡椒粉、料酒、葱姜汁腌渍片刻,再加入干生粉抓匀上浆;臭豆腐切成一字条;野山椒去蒂剁细。3.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二三成热,取一片上好浆的鱼片,包入一根臭豆腐条,即成臭鲑鱼卷生坯,下入锅中浸炸至色呈金黄且熟时,捞出沥油。 (不喜欢臭豆腐的不放也可以。)
4.锅留底油,投入姜片、蒜片、马耳朵葱、野山椒和辣椒酱炒香出色,掺入鲜汤,待烧出味后打去料渣不用,下入炸好的臭桂鱼卷,调入白糖、酱油和味精,烧入味后用湿生粉勾薄芡,淋入红油,起锅整齐地摆在盘中间,再把蒸好的鱼头、鱼尾摆放在鱼卷的两端,最后用香菜稍加点缀即成。
【徽州黄山臭鲑鱼的营养功效】
鲑鱼含有蛋白质、脂肪、少量维生素、钙、钾、鎂、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鲑鱼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吃鲑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鲑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鲑鱼味甘性平,具有补气血、益脾胃功效,可补五脏、益脾胃、充气胃、疗虚损,适用于气血虚弱体质,可治虚劳体弱、肠风下血等症。
【臭鲑鱼的历史来历】
第一个:徽州名菜臭鲑鱼,那是当年某徽商坐船回家探亲,因为路远天热,携带的桂鱼未保存好发臭了,妻子贤惠舍不得丢弃,用浓油赤酱处理了一下,没想到歪打正着,发臭的桂鱼经过料理,味道竟然好极了。徽商借此推广,村里乡亲纷纷仿效,不经意间,臭鲑鱼居然成了徽州招牌菜。毛豆腐也是如此,说当年战乱,朱元璋的部下冲进徽州某地,当地村民早已闻风逃散,坚壁清野,军队饿得无法,急迫中将一些已经长毛的豆腐也吃了,没想到毛豆腐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因此在军队中传开,当然也传到了民间。久而久之,这两道菜竟然成了徽菜经典,竟然有了“鱼不臭不吃,豆腐不毛不食”的风俗。
另一个传说是:早年徽商远行,沿途放排,打鱼为食,存的桂鱼时间久了,易生异味,便以盐抹之,翻来覆去,千里之外鱼仍未变色,形正而味浓,滚油爆炒,异香(应该说是臭)扑鼻,成矣。后人将劳动者的智慧发扬光大,把臭鱼的腌法进行了提炼形成套路,先用上好的精盐浸水,将桂鱼浸渍六天,比例要正好,否则味道就偏了。制作精良的臭桂鱼出缸后,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非但无异味,反而鲜香无比,是为上等佳肴,此菜已成徽菜样板,有说道是,没吃臭鲑鱼,等于没吃徽菜。
徽州黄山臭鲑鱼:http://www.wutongzi.com/pro/cp/13169.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