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剪纸

庆阳剪纸

家乡区县: 庆阳市环县

庆阳剪纸

     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

     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走进庆阳农舍,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庆阳剪纸,由来已久,早有影响。早在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的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用纸剪人影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公元6-10世纪的隋唐时代,剪纸用途进一步拓展。

     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的形象,贴在门上作为门神,祛邪挡鬼。

     此后,剪纸艺术不断衍变,题材不断拓宽,用途不断增加,由宫廷祛邪走向民间生活。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庆阳剪纸首次走向国门。陕甘宁边区政府就组织专业人员对庆阳民间剪纸进行过搜集整理。解放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借鉴庆阳剪纸,创作了很多珍贵的木刻。这些木刻又影响了庆阳剪纸,使庆阳剪纸有了新的提高。在西峰召开的中国“全国群众美术现场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喜爱和好评。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光普的《陇东民俗剪纸》,再次把庆阳剪纸介绍给全中国。     

     庆阳剪纸,种类繁多。因用途不同而内容各异。大体有喜庆剪纸、礼仪剪纸、祛病剪纸、生活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生殖剪纸、丧葬剪纸、图案剪纸、底样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等。这些剪纸大都有底样,

     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视为传家宝。

     庆阳剪纸,取材宽广。这些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充满着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热爱和追求。

想了解庆阳剪纸文化敬请关注:

      梧桐子家乡链接地址:http://www.wutongzi.com/kan/gansu/huanxian.html

赵来(2015-11-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