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味: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家乡区县: 天津市北辰区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人们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改造后又在距原址200米处,新建了桂发祥大沽南路店。每个桂发祥麻花中心夹有一棵由芝麻、桃仁、瓜籽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及香精水等小料配制的什锦馅酥条。麻花成型后,放进花生油锅里在微火上炸透,再夹上冰糖块,撒上青红丝、瓜条等小料,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被誉为津门三绝之首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以香甜酥脆、久放不绵的特点而名满津城、蠻声海外。每一支麻花都是一件可食的艺术品,不可复制的香甜酥脆,正是它最坚定的艺术表现力;而久放不绵,使得它化身为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味小食。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所有原料均采自国内最佳产地,品质上乘;每支麻花都由白条、麻条,中间夹有一条由核桃仁、花生仁、闽姜、桂花等配制的什锦酥馅组成,经过技师们的巧手搓制,转瞬变成了造型美观、独特的精致麻花。

   桂发祥麻花, 又称十八街麻花,是与天津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食品之一。桂发祥什锦夹馅麻花酥脆香甜,风味独特,且久存不绵,春秋季可存放三个月,夏季也可存放两个月,令人叫绝。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 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天津十八街大麻花的问世之日要比以上"二绝"晚了好几十年,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以"桂发祥"和"十八街"为商标的天津大麻花,因它的发祥地就在如今天津河西区东楼十八街一带,所以俗称"十八街大麻花"。十八街大麻花的创始人是河北大城县人范桂林。他于191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早亡,他与母亲和两个哥哥艰难度日。1924年,年仅9岁的范桂林与11岁的二哥范桂才,由母亲带着逃荒,一路要饭来到天津,借住在南楼村,谋求生计。

   1928年,13岁的范桂林经人介绍,到东楼十八街的一家麻花铺当伙计。他每天帮工炸好麻花,然后提着食篮沿街叫卖。过了几年,范桂林又改去南楼村刘家麻花铺当伙计,仍然干着炸麻花和卖麻花的活计。范桂林趁着在两家麻花铺学徒和帮工的时机,细心揣摩,认真学习,熟练地掌握了炸麻花的配料成分和炸制的火候、技术。从1936年起,范桂林便辞了帮工的活计,自己在东楼十八街附近摆设小摊,炸制麻花叫卖。他炸制麻花的技术很不错,炸成的麻花好看又好吃,很受顾客喜爱,所以小摊生意很好,他很快就攒了一笔钱。范桂林懂得摆摊总不是长久之计,就出钱在小摊附近买下一间小小店面,正式开了一家麻花铺,字号叫"桂发祥"。

   油炸麻花是天津人喜爱的一种大众小吃,当时全市有不少卖炸麻花的店铺和摊档,层次质量各不相同,竞争也很激烈。范桂林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便反复试制,设计出一套别出心裁的制作工艺。他把炸麻花用的面改为半发面,还在麻花白条中间夹放一条含有桃仁、桂花、青红丝、冰糖等各种配料的酥馅。经过这样制作的坯料,炸出来的麻花酥脆香甜,别有风味,而且只要存放在干燥处,虽经多日仍然酥脆口味不变。此外,范桂林的麻花尺寸较大,能炸出几斤重的大麻花,而且里外一样酥脆,这是其他店铺难以做到的。这些大麻花不仅色香味美,而且造型美观,简直像绝妙的艺术品,令人不忍下口。于是范桂林炸的大麻花出了名,"桂发祥"名闻遐迩,而"十八街大麻花"也成了天津著名的特产。

    十八街大麻花出名后,范桂林依然坚持原来的投料标准和操作工艺,决不依仗名声而偷工减料。他的配料都有严格标准,例如炸制一个半斤重的麻花,要用油4两、白糖2两5钱、冰糖半两。在和面时,要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适当增减食碱数量。炸制时炉火不能过猛,须用温火炸透。所以他炸出的金黄酥脆大麻花,深受顾客欢迎。

    说天津麻花绝,那的确是有它绝的地方。就说生产厂家、店家,大大小小不计其数,而最著名的还得说是桂发祥,现在是桂发祥麻花集团总公司,是天津三绝食品之一。天津麻花早已咸了国人馈赠亲友的礼物,年年、月月、日日如此经久不衰,这是天津人的骄傲。

    天津的麻花店经营的麻花几乎是千篇一律。用两三根白条拧在一起不捏头叫“绳子头”,两根白条加一根麻条拧在一起叫“花里虎”,两三根麻条拧成叫“麻轴”。而那时炸出的麻花虽脆香,但艮硬。1937年范贵林、范贵才两兄弟各自开设麻花店。范贵林开了一家起名“贵发祥”。范贵才开了一家起名“贵发成”。由于他们之间的竞争,促进了麻花质量的提高。范贵林立于革新,屡经探索,终于研制了夹馅和半发面的新品种。兑碱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增减配比方法,使炸出的麻花一年四季保持质量稳定。1956年公私合营后,生产工人对品种的规格又作了改进。根据群众需求,做成50克、100克、250克,500克、1000克重量不同,大小各异的多种规格麻花。这种独特风味的夹馅什锦麻花,口感油润、酥脆香甜、造型美观、久放不绵,因而特别受群众欢迎。特别是近些年来,生产规模扩大了,品种增加了,使这一特色食品走上了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

    桂发祥麻花不仅品种有六、七个,而且规格齐全,要大有大,要小有小,大的25公斤、5公斤,小的50g、100g。大麻花曾作为参加天津食品博览会以及“天交会”等活动的展品,重达十公斤,麻花越大越不好操作,但是拿出绝活来,不论多大的麻花,一经油炸必定酥脆 麻花掉地上必定全碎,以示其质量。

    桂发祥的麻花“酥脆香甜、久放不绵”,是其自身质量的写照;说它“堪称绝活”是称其酥脆不艮,越嚼越香,甜口适度,有闽姜香味,以及炸得透,无水分,最少能放三个月,秋季麻花能过冬,不需防腐剂。

原料介绍:面粉25公斤 植物油12.25公斤 白砂糖6.75公斤 姜片250克 碱面175克 青丝、红丝各110克 桂花275克 芝麻仁750克 糖精5克 水7.5升

制作方法:1.在炸制麻花的前一天,用3.5公斤面粉加入500克老肥,用4升温水调搅均匀,发酵成为老肥,以备次日使用。

2.用2升水将3.5公斤白糖,135克碱面和5克糖精用文火化成糖水备用。

3.用取3.5公斤面粉,用550~650克热油烫成酥面备用。

4.取750克麻仁,用开水烫好,保持不湿、不干的程度,准备搓麻条用。

5.用烫好的酥面,加入白糖3.25公斤,青红丝各110克,桂花275克,姜片175克和碱面25克,再放入冷水1750毫升搅匀,用500克干面搓手,把面搅和到软硬适用为度。在搓条过程中用铺面1000克。

6.将剩下的干面16公斤放入和面机内,然后把前一天发好的老肥掺入,加入化好的糖水,再根据面粉的水分大小,不同季节,倒入适量冷水,和成大面备用。 7.将大面饧好,切成大条,再将大条送入压条机,压成细面条,然后揪成长约35厘米的短条,并将条理顺。一部分作为光条,另一部分揉上麻仁作成麻条。再将和好的酥面作成酥条。按光条、麻条、酥条5∶3∶1匹配,搓成绳状的麻花(捏好咀)。

8.将油倒入锅内,用文火烧至温热时,将麻花生坯放入温油锅内炸20分钟左右,呈枣红色,麻花体直不弯,捞出后在条与条之间加适量的冰糖渣、瓜条等小料即可。

我的能力秀http://www.wm23.cn/qinger_ 

想吃麻花请猛戳网址http://www.wutongzi.com/pro/cp/13531.html

小小青儿(2015-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