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决定去南岩古寺,纯粹出于对其“东方玉佛国”这个美誉的好奇之心。印象中即使一块小小的玉挂坠,也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由此很难想象,一座寺庙的佛像皆是玉雕,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我们怀着向往的心情驱车前往古寺所在地——普宁市南溪镇,很快就来到南岩古寺所坐落的飞凤岭。抬眼望去,只见山间的绿荫中隐隐约约露出古寺的琉璃与红墙,真有“半遮面”的感觉。我们把车停在山下的广场 ,开始循着有些弯弯的斜坡路,向山上走去。
我们慢慢而游,突然被一座高大的佛塔所吸引,只见一座大概四丈高的灰白色佛塔在半山腰上冲天而立,好似大荒外的不周山,又像东海里的定海针。我们来到塔边,塔身的浮雕更让我们惊叹不已。只见整个佛塔,密密麻麻地用汉白玉雕出一尊尊佛像浮雕,数也数不清。旁边的碑文给了这座浮屠一个十分贴切的名字——万佛塔。
我突然想起佛经上面的一个词“恒河沙数诸佛”,说的是这个宇宙有像恒河沙一样多的佛陀,他们各自教化着一个世界。有的世界是过去的,有的是未来的,有的是现在的。有的在此处,有的在他方,它们所处的时间、地域各不同,组成了整个宇宙。一佛一世界,在我面前的万佛塔不就象征了整个苍茫宇宙吗?
我一边琢磨这万佛塔的深意,一边朝更高处的古寺走去。走近古寺,站在寺外山崖的护栏边,你几乎可以把整个乾坤装进眼帘。近处山下的聚宝池、佛塔、山路、游人都尽收眼底。远处的群山、公路、农田、房舍,也一览无遗。我既深感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也产生了“登飞凤而小天下”的豪情,此情此景不免让我心旷神怡,怪不得“南岩远眺”会被古人选为普宁八景之一。
走进古寺的山门,一块“从善如流”的门匾道出了南岩古寺这座“岭南禅宗”最大的愿景。古寺里虽然人来人往、香火弥漫、旗幡飞扬,但却很祥和,也很宁静。传说殷商时期南岩就是人们供奉“燃灯古佛”的青牛洞,虽然和佛法西来的时间相矛盾,但从中也不难想象它历史的悠久。后来又有清代惠士奇此等大儒在此参悟讲学,厚重的文化气息从此就渗透到古寺的一墙一瓦里,这一切又岂是其他新建的寺庙丛林能望尘而及的?
从格局上来看,南岩古寺并没有什么与传统佛寺不同的地方,照样有钟楼鼓楼、有主殿、有藏经阁。但是寺内的佛像却非常特别。南岩古寺当真是个“玉佛国”,全寺或大或小的几百座塑像,不管是微笑的佛祖,还是怒目的金刚;不管是倚剑的韦陀,还是持瓶的观音;不管是盘坐的达摩,还是站立的天王。每一尊都是用整块的缅甸玉石雕刻而成,这实在是让我惊呆了!
我很想仔细地游览揣摩南岩古寺的方方面面,看看古代先贤的墨宝和遗迹,看看池子里的荷花,看看惠士奇种下的红豆,无奈夕阳早已渐渐西沉,只剩下一片红晕,涂在墨绿色的山巅显得那么显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